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不良生活方式是冠心病首位诱因

2017年05月03日 09:43 | 作者:刘喜梅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据英国BBC消息,足坛近日再次发生猝死惨剧,年仅35岁的加蓬球员阿潘加在训练场上不幸突发心脏病离世,引发了业界的一片惋惜声。

其实,近些年青壮年人群因为冠心病猝死的新闻事件屡见不鲜。去年10月,年仅44岁的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因为突发心肌梗死去世的消息,也曾让业界震愕。那么为什么发生心脏猝死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有没有可以预防的手段?……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主任医师黄方炯。

压力过大也易诱发冠心病

“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保持高压状态工作的人不在少数,可很多人不知道长时间压力过大也是诱发冠心病的重要原因。加蓬球员和春雨医生创始人的离世,可能都与此有关。”黄方炯表示,冠心病早就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病,其发病的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相对于老年人群的冠心病发作而言,压力过大是青壮年人群冠心病发作的一个突出原因。

黄方炯曾经接诊过一位年轻的女患者。她是一位女老板,每天工作和生活都格外忙碌,压力大脾气也暴躁,结果在30岁时就发生了心梗,不得不接受心脏搭桥手术。也是在手术后,这位患者才深刻体会了“空有豪情万丈,无奈躺在床上”的真正含义。

“其实,压力和进取心每个人都有,但是凡事都要把握度。身体也是有承载力的,超过了身体的承载力,它就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爆发。”黄方炯指出。

为什么压力大会导致冠心病发作呢?这需要我们先了解一下血管的弹性。其实,我们的血管是天生富有弹性的,并根据身体需要进行收缩或者舒张的自发调节。比如,饮酒时,有些人会出现面部或者身体发红的现象,此时就是因为酒精刺激作用导致的血管舒张;而在饭后,人们又常常觉得浑身乏力,这其实是因为在吃饭时,人体胃肠的血液会增加,相应地其他肌肉的血液供应量就会减少,因而这些组织的血管就处于收缩状态,让人表现出乏力等状况。

“而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工作和生活的人群,其血管也长期处于收缩状态。这种长期的收缩状态,会让血管因为缺乏收缩和舒张的调节过程逐渐丧失自身固有的弹性,并最终形成由生理性收缩到病理性收缩的病变。病变之后的血管,会变硬变细,也较容易堵塞,因而也容易发生冠心病。”黄方炯这样解释。

不良生活方式是冠心病首位诱因

虽然精神压力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但实际上冠心病作为一种典型的生活方式病,其发作的首位诱因实际上是不良生活方式。

黄方炯接诊的最年轻的心脏搭桥患者,是一位26岁的男性。这位患者是一位卡车司机,收入还可以,但饮食作息都不规范,常常把各种熟食尤其是油炸食品作为主要食物,睡觉也经常在卡车上对付。结果,年纪轻轻冠状动脉就严重堵塞,只能行搭桥手术了。

令人欣喜的是,这位患者在术后积极调整不良生活方式,现在生活得很不错。这距离患者当年进行搭桥手术已经过去了将近20年。“这位患者的经历,说明了冠心病是可防可治的。”黄方炯强调。

发达国家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防控经验也证实了这一点。据黄方炯介绍,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一年进行心脏搭桥的患者大概有30万例。美国从上个世纪开始对心血管疾病实施积极的防控策略,着重从改变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入手,现在美国一年进行心脏搭桥的患者数量已经降至大概10万例。葡萄牙、北欧等国家和地区的心血管防控经验也证明了类似的结论。

“如果不变更不良生活习惯,即使已经做了心脏搭桥手术,也可能再次突发冠心病。”黄方炯说,他曾接诊过一位东北的患者,术后5年患者再次发作心梗,被家人送来进行第二次搭桥手术。原来,这位患者以为做过搭桥手术就可以一劳永逸了,术后不服药不说,还生活不节制,经常情绪激动地打麻将,再次发病就是在麻将桌上。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近些年农村的冠心病发病率有了明显的增加。这主要是因为现在农村的生活条件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农村居民的健康生活理念还比较弱,对于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才是健康生活方式还缺乏明确的认知。这一现象应该被重视。”黄方炯表示,脂肪、酒精和烟草是导致冠心病发作的“三大危害”,这三大危害都和生活方式相关,并且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这“三大危害”都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冠心病 生活方式 患者猝死 心肌梗死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