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中国硅谷”的医疗科技企业为“一带一路”送去健康福音
中新社北京5月3日电 (记者 于立霄)素有“中国硅谷”之称的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始终支持企业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近年来一批令人瞩目的医疗科技企业成功实现技术输出,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民送去健康福音。
爱博诺德公司创始人解江冰说:“如果说眼睛是一台照相机,晶状体就相当于相机的‘镜头’。”白内障是世界范围内致盲类疾病中的头号杀手,仅中国就有白内障患者500多万人。
这些企业的医疗器械产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受欢迎,关注程度日益提高。最新的事例是,在斯里兰卡,由爱博诺德企业自主研发的人工晶体,帮助500多名白内障患者重现光明。
海内外医学界公认,手术摘除白内障并置换人工晶体,是当前唯一有效的疗法。中国每年进行约230万例白内障手术,其中30%仍在使用国外早已淘汰的硬式人工晶体,软式人工晶体基本依赖进口产品。
为改变这种局面,解江冰带领他的团队研发出首枚中国自主创造的第一代可折叠式的非球面人工晶体,打破了进口可折叠人工晶体的垄断局面,实现进口替代。
谈到繁复的研发过程,解江冰说,一枚比小指甲盖都小的人工晶体,从材料合成到最终问世需流转5个实验室,历经60多道工序。每一道复杂的工序,稍有差池,就会导致不合格产品。
这家以研发白内障人工晶状体为起点的公司成为中关村的样板企业。他们追求技术水平与国际领先企业的产品同步,为产品出口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解江冰举例说,具有散光矫正功能的普诺明Toric人工晶状体一经研发出产,就被业内认为是国产人工晶状体中的首创。而且,爱博诺德最新研发的普诺明全系列人工晶状体产品,在价格方面低于进口同类产品30-50%,更加有利于外销。
中关村积极推动企业走向国际化。“一带一路”产业促进会于2016年3月成立,以市场运作的方式建立企业“走出去”的合作共同体,目前已覆盖企业242家,与“一带一路”沿线25个国家进行了对接。
泰宁科创公司研发的“雨水方案”为斯里兰卡4万名肾病患者破解CKDU难题,爱科凯能主持的中国医疗“中越之桥”项目、华恒安邦在意大利等国家进行胃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等项目,已被海内外专家视为成功的医疗科技输出。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关村企业“走出去”增添了动力。谊安医疗就是其中一个成功案例,它已在印度尼西亚、印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埃塞俄比亚等国家设立了分支机构,其手术室、ICU设备产品在沿线50余个国家获得广泛应用。随着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深入开展,中国医疗科技输出有望迎来一个发展的高峰期。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一带一路 中国硅谷 医疗科技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