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7"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丝路联姻>人文联通 人文联通
在华留学生眼中的“一带一路”:文化交流薪火相传
黄沙漫漫,驼铃阵阵;海浪阵阵,帆船点点。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留学生始终是中外交流史上一支重要的力量。“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沿线国家成为来华留学的发力点。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华留学生数量已突破20万人。
跨越千年
不变的文化交流与沟通
春日的古都西安,草长莺飞。在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里,来自印度的留学生冠秀杰打开一卷《大唐西域记》认真研读。
1300多年前,中国高僧玄奘从这座古都出发,沿着古丝绸之路一路西行,到印度求取佛经。归国后,玄奘著就了《大唐西域记》。
而今,冠秀杰来到中国攻读博士学位,把《大唐西域记》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
“当时,印度还没有像中国记载历史的习惯,印度对于当时历史与考古的研究都靠这本书。我希望能推动两个文明古国更多交流。”冠秀杰说。
一部《大唐西域记》,联结了古今,沟通了中外。丝绸之路所承载的文化交流薪火相传。
“世界非常大,你要走出土耳其,用不同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在父亲鼓励下,土耳其男孩白振国高中毕业后来到中国,在西北大学新闻学院开启了人生新的一页。
2015年暑假,白振国在中国西部7个省区进行了51天的旅行,行程近3万公里。这场旅行被他整理成了一本名为《51天中国行》的书,独特的视角让更多人了解到真实的中国。
“我的梦想是学习马可·波罗,做一名文化交流的使者。”白振国说。
创造机遇
在携手发展中实现共赢
厦门大学印度尼西亚留学生蒋菁璟至今还记得小时候往返于家乡泗水市与附近马都拉岛之间的不便:两地距离只有5公里,但只能靠渡船进行有限的联系和交往。
修建连结两地大桥,是当地居民的愿望。在中国技术支持和两国施工人员合作下,苏拉马都大桥修建完工。“交通便利了,我们的友谊加深了。”蒋菁璟说。
“‘一带一路’提出后,两国的合作越来越多,在华留学生毕业后会有更多机会。”蒋菁璟说。
在华侨大学泰国留学生沃拉萨·平泰松看来,中泰两国围绕“一带一路”的合作潜力巨大。“泰国目前提出了‘泰国4.0’的发展战略,将加大科研力度,推动经济升级转型,这与‘一带一路’能够很好结合。”沃拉萨说。
微信、支付宝在泰国上线,并可支持泰铢结算;电商平台逐渐引入,改变着人们的购物方式;曼谷街头引入中国产电动汽车,并配备一卡通支付……在泰国,沃拉萨和朋友们感受到了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
“‘一带一路’与俄罗斯倡议的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前景广阔,这几年,两国在经济领域的合作明显活跃了,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期待。”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的俄罗斯留学生埃列奥诺拉·盖南说。
开放包容
为人类社会贡献新智慧
“最齐全的宗教博物馆。”——这是缅甸留学生沙金亮对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泉州最深刻的印象。就读于华侨大学的她,已在泉州度过了3年时光。
对于沙金亮等在华留学生而言,“一带一路”倡议在继承传统基础上,为世界贡献着新的智慧。“中缅两国有着共同的愿望,‘一带一路’对缅甸是很好的启发。”沙金亮说。
就读于厦门大学孔子学院的巴基斯坦留学生穆罕默德·哈桑·拉乌夫期待毕业后回到祖国,成为一名优秀的汉语教师。在穆罕默德看来,“一带一路”的底色是合作和包容。“我们的宗教和文化有差异,却是兄弟,去年两个国家一起修建了M4高速公路和瓜达尔港。”穆罕默德说,“中国很积极地与很多国家合作,带来的是共赢的局面。”
“新的发展模式应当是什么样的?‘一带一路’所强调的开放和交流是很好的方案,希望它能够为世界带来更多积极的影响。”埃列奥诺拉说。
(原标题:在华留学生眼中的“一带一路”)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在华留学生 “一带一路”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