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砸车救人”后,别忘了对司机追责

2017年05月04日 14:34 | 作者:江德斌 | 来源:西安晚报
分享到: 

一组题为“江西交警怒砸豪车”的图片疯传朋友圈,照片显示,一位交警挥舞着铁锤,一次次击打一辆奥迪小车的右前窗,最后还把车窗玻璃给砸碎了。这事发生在今年五一小长假的第二天,某奥迪车女司机因为和家人怄气,把车上的老人和1岁大的孩子反锁在车内后扬长而去;暴晒之下,老人只好报警求助。为尽快将老人和孩子救出,警察只好用铁锤来破窗救人。(5月3日中国青年网)

高温天气,汽车处于暴晒状态下,车内温度会骤升,而乘客被反锁在车内,将面临脱水、窒息等风险,严重者会引发热射病,导致器官衰竭,危及生命安全。可见,“江西交警怒砸豪车救人”的举动,乃是看到问题的严重性,被迫采取的紧急救助措施,对于交警的正确处置方法,应给予赞赏和支持。在“砸车救人”之后,别忘追究司机的责任,其行为已然涉嫌危害他人生命,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是非常危险的行为,不应轻易放过。

从报道图文信息可看出,老人与孩子被困在车内长达两个小时,又是正午时分阳光最为强烈的时间段,室外地表温度高达三十摄氏度,由于车内环境比较密闭,温度上升较快。如果人长时间困在车里,尤其是老人、小孩、孕妇等抵抗力差的人,就很容易出现呼吸急促、低血压、中暑等情况,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事实上,每年都有孩子被困车内中暑致死的事件发生。无论是家长疏忽,还是有意将孩子锁在车内,都有可能酿出惨剧。

在该起“砸车救人”案例里,车主因与母亲口角而锁车离去,造成老人与孩子被困车内,已然埋下安全隐患,在交警与其联系时,亦没有第一时间返回,最终交警只能采取“砸车救人”的紧急措施。如果没有交警的紧急处置,后果不堪设想。车主已是成年人,心智成熟,对将老人与孩子锁在车内的后果,应有一定的认知,因此应追究其法律责任,不能简单批评教育完事。

在现实中,我国总是将此类行为当作寻常家事处置,没有家长因此受罚,难以达到警示效果,以致每年都有孩子因家长疏忽造成死亡事件。因此,有必要完善相关法律,明确家长的监护责任,令未尽责者付出法律代价,从而形成法律约束氛围,提高家长的责任心。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车内 砸车救人 孩子 老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