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国产大飞机C919“首冲云霄” 中国航空人讲述“逐梦接力”
中新网南京5月5日电 (杨颜慈 王伟)5日14时许,中国自行研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大型喷气式干线客机C919从上海徐徐腾空,直冲云霄。这架“中国制造”大飞机背后,凝结了半个多世纪中国航空人的智慧与努力。
“此次飞行的成功和航空科研团队多年来的科研积累密不可分,与中国航空人的不懈努力密不可分。”C919总设计师吴光辉激动地说。

当天,多位参与本次大飞机设计制造的中国航空人向记者讲述起这项“逐梦”半个世纪的浩瀚工程。
C919总设计师吴光辉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下称“南航”)飞机设计专业校友。2005年,吴光辉从战斗机的设计中抽身出来,投身到ARJ21(中国首款喷气支线客机)的设计。
2008年5月,首架国产大飞机研制单位——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商飞”)挂牌成立,吴光辉调任新岗位,成为C919的总设计师。
吴光辉认为,首架国产大飞机的腾空,是一代又一代航空人辛勤工作的结晶。他期待,C919能够受到市场追捧,成为一款“明星飞机”。
中国商飞制造总师姜丽萍,作为中国飞机制造厂第一位女性总工程师,长期坚守在民机研制第一线,见证了一项项技术突破。
“当年误打误撞考入了飞机设计专业;如今,年轻时代的梦想已模糊不清,但要把中国的大飞机送上蓝天的梦想却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强烈。”姜丽萍笑称。
无数中国航天人,进行着这场“中国制造”接力。一批中青年教授,成为主要的“力量担当”。
记者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了解到,为配合中国商飞做好大型客机初步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工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遴选29名骨干教师参与中国商飞大型客机联合工程队。
南航联合工程队领队熊克教授称,“其中,18名教师半年时间在上海参加方案论证工作,是中国参与高校中人员最多的。”
熊克告诉记者,联合工程队参与了大飞机项目的总体、气动、强度、材料、航电、飞控、动力、环控、防冰、四性、适航等内容的论证工作。
据了解,飞机的静力试验是结构试验的内容之一,借以观察和研究飞行器结构或构件在静载荷作用下的强度、刚度以及应力、变形分布情况,是验证飞行器结构强度和静力分析正确性的重要手段。
“数据与理论计算吻合、试验成功!”该校聂宏教授团队负责的静力试验经过八个月多的时间,在2011年3月15日,C919某部段静力试验成功完成。
在关键技术攻关、民机专项、创新基金等项目的支持下,中国航空领域专家开展了多项民用飞机的装配技术研究,主要包括数字化飞机装配工艺、飞机装配连接质量控制、自动钻铆技术、大部件自动对接等。
“因为疲劳寿命等原因,民用飞机对装配质量要求更高。”南航陈文亮教授介绍,科研人员自主研发了集数字化测量、控制及检测于一体的飞机大部件自动对接装配系统。
作为大飞机的“安全卫士”,南航孙有朝教授团队承担了二十余项与C919安全性适航相关的项目,涵盖了可靠性与维修性工程、安全性设计与验证、持续适航及管理等领域的科研工作,贯穿大飞机设计、制造、运营、维修的全寿命周期。
“适航,说到底就是为了确保公众安全,将来乘客可以放心乘坐C919,因为我们是它的‘安全卫士’。”孙有朝对大飞机充满信心。
在这架“中国制造”大飞机中,“江苏元素”远不止此。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参与了C919大飞机在燃油系统、液压系统和空气管理系统三大系统的型号论证、联合设计及研制等工作,并作为三大系统牵头单位担负起对国内二级供应商的管理和带动工作。
从ARJ21到C919,凝结着数代中国航空人的智慧。仅南航就承担了140余项国产大飞机项目,经费过亿元人民币,并为大飞机研制单位——中国商飞输送了上千名毕业生。(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C919 航空人 逐梦接力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