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
民进宿迁政协提案机制:春耕·夏种·秋收·冬藏
春耕·夏种·秋收·冬藏——记民进宿迁市委会政协提案机制
“春耕、夏种、秋收、冬藏。”本是传统农业生产的一般步骤。但在江苏宿迁,有这么一波不在田间地头耕种的人,也遵循着这个规律。他们播种的是调研课题,收获的是百姓安康。他们来自民进宿迁市委会和民进政协委员小组联席会组成的“春耕议政会”。
“寒梅冷雨报春来,议政笑语飞窗外”。这是对“议政会”的真实写照。每年春天,议政会成员定好选题,讨论得热火朝天,以高谈挥洒着真知,以灼见描绘着如何加快宿迁发展的蓝图。春耕结束之后,夏种、秋收、冬藏按计划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就这样年复一年,民进宿迁市委会的“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已经运行了14年。这,成为市委会撰写政协提案工作的固定运行机制。
这一运行机制的确立,可回溯至2003年6月15日民进宿迁市委会的正式成立。“春耕”即第一季度选题论证,委员们在一起进行“头脑风暴”,提出选题,讨论其价值和可行性,确定选题的方向和初步思路;“夏种”即第二季度调研考察,委员们充分发挥业务优势,团结协作,就“春耕”的选题,成立由市委会委员为组长,专家、业务能手等会员为成员的调研小组,进行搜集资料,采取典型取证、专家论证等形式开展调研,针对所调研的内容再进一步择优选题;“秋收”即第三季度选材撰稿,讨论选题的整体脉络,选取一个或几个主要撰稿人,就选题进行整体把握,形成初稿;“冬藏”即第四季度在反复修改的基础上,确定个人提案,甄选出集体提案及大会发言材料,整理和完善专题议政课题等。
民进宿迁市委会为了确保政协会议上提案的质量和数量,每年召开四次专题会议,即市委会委员和政协委员小组联席会。联席会具体召开时间定在每季末,在“春耕、夏种、秋收、冬藏”每一个动作快结束时,召集市委会委员和政协委员进一步讨论自选动作的可行性,确保每一个环节中的每一个动作都能够画上完美句号。
与此同时,民进宿迁市委会在提案撰写要求上,还制定了三个标准,即“党派说得出、党委听得进、政府做得到”。
“一份优秀的提案不仅抓得要早、措施要实,更重要的是瞄得要准,实事求是地提出建设性意见。”这是民进宿迁市委会一直以来的一个共识。自成立以来,大到宿迁城市规划,小到到百姓柴米油盐,民进宿迁市委会一直在“发声”。可如何让“声音”越来越多、越来越响地出现在许多重大问题的决策前和决策执行中?这就要求我们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要实事求是,我们不但说得出,还要确保党委听得进,最后的建议意见能成功被政府采纳付诸实施,这样才是一份优秀的政协提案。
遵循这三个标准,让民进宿迁市委会的提案工作颇有成效。以近五年的数据为例,宿迁市政协分18个界别组,上一届民进界有市政协委员22人,这一届有28人,占全体委员比例6%左右。而在历年市政协大会上,个人提案占比在16%-18%,集体提案占比在9%-48%。2016年,市委会有4篇提案定为优秀提案,其中1篇提案定为主席督办提案。
一份份掷地有声的调研报告,一条条真知灼见的对策建议,让民进宿迁市委会为执政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部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见。市委会也成了宿迁新时期参政议政工作的“鲜活样本”。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民进 宿迁市 提案 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