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北京历史地图集新版编纂37年 展现数千年变迁
新京报讯 (记者邓琦)说起长城,北京市民首先想到的就是明长城。其实在北京山区还有一段早于明代的古长城遗迹,即北齐长城。
近日,由北京大学和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联合编制、“北京史巨擘”侯仁之亲自带队研究的新版《北京历史地图集》正式发布,书中便描绘出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北齐长城在北京境内的脉络,全面展现出北京从部落到大都的数千年变迁。
37年完成《北京历史地图集》编纂
《北京历史地图集》是已故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侯仁之教授及其所率领的历史地理学科研团队,历时37年时间完成的一项重大科研成果。全套书文字75万字,地图460幅,历史照片100余幅。
据报道,1958年在建设人民大会堂挖掘地基时,发现地下埋藏有古河道,这是影响城市建设的重大隐患,当时的市政府指定侯仁之研究北京地区地下古河道情况。侯仁之提出要编制北京历史地图。直至1979年,经过多次波折的《北京历史地图集》才开始编纂,侯仁之担任主编。
《北京历史地图集》第一版第一卷由北京大学与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于1979年6月开始编制,即政区城市卷,于1986年出版,至今已有二十余年。随着近年各界对于北京历史文化的研究和阅读兴趣的增加,读者对于《北京历史地图集》的需求越来越高,再版工作也势在必行。
此次修订再版,重点对1986年版在图面与说明文字中出现的错误进行了订正。此外,根据新的研究成果与考古发现现对图中的某些内容进行了增补。
例如紫禁城“筒子河”一律改为“护城河”、在原始社会的图中补充了王府井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还有个别年代错误,修订时做了必要的订正。
首次公布三幅侯仁之手绘通惠河图
新版《北京历史地图集》分为三卷。第一卷《政区城市卷》,讲述了北京建城以来行政区划的演变。在《文化生态卷》中,讲述了北京地区自原始社会以来的自然环境变化。第三卷《人文社会卷》全面系统地表现了北京市域范围内不同时代人口、居民点、工农业生产、经济状况、交通运输、军事要塞等诸多要素的发展变化以及老字号、名人故居、宫殿、王府、坛庙、胡同等人文要素的情况。
这套历史地图集有不少有趣内容。例如,最早东城区的一部分就叫“大兴”,房山也曾经属于“大兴”,如今的大兴,原来属于河北。
另外,原本用于漕运的通惠河,数百年前曾经从西北的玉泉山引水。20世纪80年代,侯仁之组织团队,开始研究通惠河。他先后画出了元、明、清时期的三张通惠河蓝图,图上还详细标记出了考证时引用的历史文献和出处,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这套珍贵的历史地图集,还首次公布了三幅侯仁之的通惠河手绘图。
■ 亮点
踏勘30余次摸清北齐长城走向
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唐晓峰介绍,他与团队其他成员在编绘《北京历史地图集》的工作中,注意到北京北部山区有一些与一般所见明长城显然不同的古长城遗址。一般在北京地区所见的明长城,修筑整齐,有高大砖石墙体和空心敌楼。而这类古长城则是简单的石垒城垣,墙体低矮,倾圮已十分严重,但依然蜿蜒分布在一些高山峻岭之上。
唐晓峰介绍,最初是一位密云的退休教师撰文称其为北齐长城遗址,但除了引述《北齐书》里的记载外,并没有提出更多的证据。
公元550年,高洋称帝,国号齐,是为北齐。北齐先后7次修筑了5道长城。其中一道,东起昌平南口附近山岭,顺山势往西北而去,经延庆等地至河北,进入内蒙古等地。
唐晓峰团队历时五年,踏勘三十余次,最终确定了北齐长城在北京境内存在的证据,并绘制出了具体的走向。起于司马台关门西山脚下,沿山脊在后川口与明代金山岭长城连接,断断续续约六七里。
据悉,此前北京怀柔等地也先后发现过北齐长城遗址。
编辑:杨岚
关键词:长城 北京 北京历史地图集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