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纵议 纵议
英欧谈判遭遇现实难题
核心阅读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5月7日说,欧盟正在“阻止英国在‘脱欧’谈判中达成好的协议”。此前,梅还指责欧洲政界人士和官员不尊重英国,试图影响6月8日进行的英国大选结果。同时,英国“脱欧”事务大臣戴维斯也指出,欧盟正“试图‘霸凌’英国”。英国媒体称,显而易见,英欧之间的“口水仗”升级了。此外,针对欧盟向英国开出的1000亿欧元“分手费”,英国坚决拒绝。这一切,都反映出英欧关系面临着严峻考验。
“双方已剑拔弩张,谈判蒙上了一层阴影”
戴维斯强调说:“很显然,目前的情况是,欧盟执委会正在试图‘霸凌’英国民众。英国政府不会允许本国民众遭到欺负。”
英国《每日邮报》指出,戴维斯此言是对欧盟此前针对英国“脱欧”立场做出的反应,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表示,如果英国太感情用事,“脱欧”谈判将变得“不可能”。
无独有偶,特雷莎·梅也强调说,欧盟27个国家正在“围攻英国”,她还特别指出,欧盟正“企图干预、操纵并影响”英国即将举行的大选、破坏英国与欧盟进行的“脱欧”谈判,损害英国的经济利益。英国《卫报》7日报道说,针对梅的指责,欧盟发言人不无揶揄地指出,欧盟“不会那么天真”“我们很忙,根本无暇顾及英国的大选问题”。有分析指出,虽然英国与欧盟之间的谈判尚未开启,但双方已剑拔弩张,类似的“隔空对骂”及互相攻击,给未来的谈判蒙上了一层阴影。
“双方在‘分手费’问题上的博弈还会加剧”
英国《泰晤士报》披露称,围绕英国“脱欧”问题,欧盟和英国之间分歧巨大,欧盟要求英国先付“分手费”,再谈其他事宜。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戴维斯和欧盟负责英国“脱欧”谈判代表巴尼耶就英国“脱欧”的“分手费”分歧严重。报道说,根据欧盟最新的估算,英国“脱欧”的分手费将由原先的600亿欧元,提升至现在的1000亿欧元。巴尼耶说,这并非要惩罚英国,但“账必须算清楚”。戴维斯则针锋相对,断然拒绝这笔费用,强调“英国不会支付1000亿欧元,英国只会尽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而不是满足欧盟的意愿”。
特雷莎·梅回应说:“现在的情况显示出,‘脱欧’系列谈判将要耗费不少时间,而且会相当艰难。”她告诉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在“脱欧”谈判上,英国的立场是先谈妥详细的贸易合作,而后再付“分手费”。虽然这一表态已经比戴维斯的立场退了一步,但仍与欧盟的要求相去甚远。欧盟一致同意,英国必须首先保证欧盟公民权益、交纳“分手费”并同意一些其他条款,然后才有资格和欧盟谈贸易合作。
英国《每日电讯报》援引容克的话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欧盟和英国“恐怕根本无法达成一致”。英国卡迪夫大学政治教授罗杰告诉本报记者,眼下看来,英国“脱欧”系列谈判中最棘手的部分可能正是“分手费”,因为它关乎双方的直接利益,甚至关系到英国和欧盟各自的尊严。同时,欧盟借此警告有意步英国后尘提出“脱欧”的成员国,以达到“以儆效尤”的目的。
此外,《金融时报》的文章分析说,欧盟已将英国被要求承担的支付责任“最大化”,甚至包括英国“脱欧”后的农业付款以及2019年和2020年的欧盟行政管理费。分析称,尽管最终的净账单可能会低于1000亿欧元的先期付款安排,但欧盟对英国支付义务采取了更加严厉的态度,这说明很多欧盟成员国的立场变得越来越强硬,双方在“分手费”问题上的博弈还会加剧。
“党派争斗折射英国政坛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眼下,英国议会已经解散,特雷莎·梅作为“看守内阁”首相主持政府日常工作。同时,英国地方选举正如火如荼举行,保守党在多个地方赢得胜利,似乎预示着其下月大选的乐观结果。如果梅领导的保守党如愿胜出,她本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民选首相”,则有助于她以强者的姿态,进行与欧盟的“脱欧”谈判。
围绕沸沸扬扬的“脱欧”问题,英国各党派势力你争我斗,相互角力。工党领袖科尔宾7日指责特雷莎·梅借“脱欧”大做文章,玩弄党派政治斗争,而苏格兰民族党领导人斯特金则强调说,梅对欧盟的指责是“完全不负责任的言语”。从已经统计出来的近半数地方选举结果看,工党的一些席位被保守党夺去,苏格兰民族党也在不少地方失利,独立党更是惨遭失利。在此情形下,各党派均不愿看到保守党“一党独大”,在未来的议会中形成无人挑战的“垄断力量”,如此,对梅的指责自在情理之中。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由于不满英国“脱欧”,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日前宣布“复出”,再度驰骋英国政坛。布莱尔对英国《每日镜报》说:“英国‘脱欧’这件事,给了我直接参与政治的动力。”现年63岁的布莱尔是工党前首领,曾在1997年起当过10年首相。他说:“欧盟‘脱欧’协议渐渐明朗之后,选民应该要有机会改变心意。”布莱尔强调指出,在英国展开“脱欧”谈判前,他想推动政治运动来促成政策辩论,以期改变民意。
有分析指出,布莱尔此举,一是为了对工党眼下的能力和表现发泄不满,二是对英国“脱欧”前景表示悲观,有意借助其名人效应和影响力使英国民众在“脱欧”事宜上“改弦易辙”。布莱尔宣布复出这一举动本身,折射出英国政坛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也从一个侧面预示着英国与欧盟就“脱欧”问题的谈判不可能一帆风顺。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英国 欧盟 脱欧 谈判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