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7"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丝路联姻>经贸合作 经贸合作
二维码“西游记”——海丝路上的货币传奇
宋代,海上贸易空前繁荣,中国铜钱大量外流。其中的一枚,如今“落户”文莱的央行展厅,上有“宋元通宝”4个字,表明它为北宋开国钱币,而文莱人给它的标注是“文莱人曾经使用的中国货币”,显示了当时中国货币在海上贸易中的“硬通货”地位。
今天,在印度德里的街头巷尾,二维码随处可见,手机扫码支付已是常见动作。这种从中国借鉴的技术正推动着印度在移动支付领域的高速发展,“印度版支付宝”Paytm已成为全球第三大移动支付电子钱包。特别是,当印度政府去年出台“废钞令”之后,二维码支付技术更是在印度广为普及。
眼下,印度街头随处可见这幕熟悉的场景:收银柜台前,人们越来越多掏出手机,而不是钱包。
由古及今,海上丝绸之路既是一条贸易之路,也是一条货币之路。从古代老铜钱到现代二维码,货币作为财富和价值的载体,跨越了上千年的历史时空,折射出的是国与国之间、商人与商人之间、乃至于每一个互动个体之间的信用和信任,这份互信演绎出海丝路上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
一枚漂洋过海的铜钱
宋代历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货币现象:朝廷大量铸钱,每年铸钱量数倍乃至数十倍于汉唐,但市面上却不断发生“钱荒”。最严重时,“台城(今浙江台州)一日之间,忽觉无一文小钱在市行用”。
造成“钱荒”的一大原因在于,铜钱外流严重。彼时,宋钱铸造工艺先进、质量稳定,经由海上贸易等渠道流入周边国家后,便成为当地流通货币。出现在文莱货币展上的那枚“宋元通宝”铜钱,便是当年这段历史的见证。
《四库全书》收录的《禁铜钱申省状》记载宋朝“钱荒”情况。
货币,从来就不只是交易通货,也承载着技术与文化。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特有的铸币技术和货币文化向外辐射。为此,货币史学家彭信威曾把中国古代货币文化比作“一种发光体”,“它的光芒照耀了周围的世界”。
在泰国,至今货币单位还是“铢”,这源自中国汉朝以来的五铢钱。在越南,自10世纪铸造的“太平兴宝”到20世纪的铸钱“保大通宝”,都使用中国汉字。
如果说铜钱的影响还主要限于东南亚地区,那么,古代中国在纸币发明和使用上的探索更具有世界意义。
13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从欧洲货币经济最发达的威尼斯来到元大都,见到了“大汗的纸币”,大为惊叹。一张张本身不具有太大价值的桑皮纸不仅在全国通行,还用于同庞大的外国商队交易。
经海上丝绸之路回到威尼斯后,马可·波罗把纸币这一概念带给欧洲。又过了三个多世纪,欧洲最早的纸币在瑞典发行。上世纪20年代,英格兰银行在伦敦市中心一个小花园内,种下一小片桑树林,向数百年前的中国纸币先驱者致敬。
一场解开难题的旅行
时光流转,伴随“一带一路”,马可·波罗这段传奇故事有了新的演绎,而故事主角变成了印度电子钱包Paytm创始人维贾伊·谢卡尔·沙玛。
有“印度版马云”之称的Paytm创始人维贾伊。(采访对象供图)
2016年上半年,沙玛多次从印度飞到中国杭州,只为解决公司发展遇到的一个难题。那时,已经获得中国金融科技公司蚂蚁金服注资的沙玛踌躇满志,准备大力发展线下移动支付业务,但公司董事会担心,这需要大量的扫码机,前期投入不菲,存在风险。
沙玛在杭州的大街小巷看到,小商贩们根本用不到扫码机,只用一张纸把二维码打印出来,人们通过手机扫一扫,就可以完成线下支付。而在此之前,包括Paytm员工在内的很多印度人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二维码,印度国内更是从未引入过这种神秘的方形密码图。
二维码就像一把神奇钥匙,帮助沙玛一下子解开难题,打开移动支付市场的大门。如今,二维码移动支付技术在印度得到广泛应用:人们可以用手机打三轮摩的,在餐馆买单,在加油站加油,在小摊上买东西……
在印度德里,二维码的普及程度已经不逊于中国,一些地方还有着印度自己的特色。比如,很多印度人喜欢看电影,宣传海报上会印有二维码,人们直接扫描,就能订票支付。
巧合的是,在杭州之行后不久,沙玛的公司迎来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印度总理莫迪2016年11月突然宣布废除大额纸币,以打击腐败和黑钱交易。他还呼吁印度年轻人教会父母、邻居,甚至街头卖菜的小商贩使用无现金交易。
2016年11月10日,印度加尔各答市民排队换钞。印度总理莫迪8日晚宣布,废除目前市面上流通的500卢比和1000卢比两种旧版高面值货币。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废钞令出台后,Paytm实现了井喷式增长。截至今年4月,Paytm用户数已经从2015年的2000多万增加到2.2亿,跃升为全球第三大电子钱包。按照沙玛设定的目标,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5亿,约占印度总人口的38%。
被印度媒体称为“印度马云”的沙玛近日在杭州与记者见面时,直言从中国取到“真经”。他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在废钞令出台之前,Paytm已经在技术、资金、人才和推广方面做好了充分准备,这才能够抓住机会,实现快速发展。
一次突破传统的发展
来自中国的二维码移动支付技术,带给印度的不只是支付方式的改变,更深远影响着印度社会的方方面面,从政府税收到金融改革,从反腐反洗钱到脱贫减贫。
蚂蚁金服国际事业部资深总监郏航说,印度等许多发展中国家出于反腐、反洗钱的需要,都希望减少现金流动,让更多的钱进入可被追踪的电子支付体系。
然而,在这些发展中国家,传统金融机构的覆盖面往往很小,普通人获得金融服务的成本非常高。以印度为例,2016年,印度人口约13亿,但只有3亿多张银行借记卡、2300万张信用卡。许多印度人,尤其是生活在农村的印度人,甚至从未去过银行。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发展中国家希望直接进入移动支付时代,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此,很多人开始把目光投向在移动支付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
沙玛最近到加拿大的时候,曾向当地金融机构和银行的负责人讲述了移动金融技术如何改变中国,这些人简直“惊掉了下巴”,一直追问“这是真的吗”。
“很多年前,人们都说中国在学习硅谷的经验,乃至拷贝硅谷的技术,但现在,硅谷在向中国学习,学习中国先进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沙玛说。
2015年,以蚂蚁金服和Paytm为代表的中印移动支付企业展开战略合作。按照蚂蚁金服中方人员的说法,印度在移动支付领域一直发展缓慢的原因在于技术薄弱,缺乏积累,产品和功能升级很容易遇到瓶颈。以风险控制为例,Paytm当时只有一个不到10人的风控团队,而且基本上采用纯手动的操作方式。之后,蚂蚁金服通过“技术出海”的模式,向Paytm提供了先进的风控技术和实战经验,这也为Paytm日后实现用户数量飙升打下了基础。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中,很多发展中国家像印度一样,在移动支付上有着相同的需求。从中国借鉴的二维码移动支付技术在印度获得成功,只是一段传奇的序曲。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更多国家已经或即将引进这一技术,现代版货币传奇的大幕正在海上丝绸之路上徐徐拉开。(参与记者薛飞、周盛平、刘红霞)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二维码“西游记” 海丝路 货币传奇


夏威夷火山周边已有19条裂缝 不断冒出有毒气体
阿尔及利亚诞生世界最大草莓派 长度近50米
“巨型发光人偶”亮相沈阳
巴勒斯坦“灾难日”巴多地再现冲突
世界最大无轴式摩天轮正式投用
中国医疗队获赞比亚政府“医疗合作勋章”
国家京剧院推出优秀武戏展演
奥地利国家美术馆举行免费开放日活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