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中缅青少年在京体验式交流拉近“心距离”
2017年5月7日,应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邀请来华访问的缅甸青少年代表团一行在北京与中国青少年开展交流活动。
中国和缅甸山水相连,胞波情谊深厚。近年来,中缅青年文化交流密切,搭建起中缅民间外交的友好桥梁。此次访问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与缅甸雷尊都基金会的年度重点合作项目,代表团一行23人于5月4日抵达中国,此前已在西安参加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
7日上午,代表团来到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与中国青少年展开文化交流。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常务副主席杭元祥会见代表团团长、缅甸雷尊都基金会主席杜妙迪达女士一行,并看望参与交流活动的两国青少年。

缅甸少年为大家献上一首钢琴曲
杭元祥表示,半个多世纪以来,中缅两国坚持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优良传统,人民之间的友谊历久弥坚。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中国与缅甸友好事业的希望。希望中缅青少年此次在中国的交流互动,能够播下友谊的种子,为促进中缅友好发挥积极作用。
杜妙迪达女士指出,年轻人是国家的未来。缅甸有句俗语说,“今天的年轻人就是明天的国家领袖”,因此雷尊都基金会在青少年培养方面下足功夫。她认为,年轻人不但要对自己国家的文化有了解,也要学习邻国文化,雷尊都基金会将继续致力于开展缅中青少年文化交流,推动缅中人民的相互理解。
在当天的系列交流活动中,中缅青少年共同学习了中国书法和中国画、缅甸青少年观摩欣赏二胡、箜篌等中国民族乐器演奏,并和中国青少年互相切磋民族特色舞蹈,在交流中结下友谊。

中国孩子向缅甸青少年代表团的小团员们传授腰鼓技法
15岁的丁亚迪瑞鑫(ThinYatiSweZin)在当天的交流中表演了缅甸民族舞蹈“永久的缅甸”。她告诉记者,她很高兴能够通过舞蹈的方式与中国的学生交流,当天中国学生表演的蒙古舞蹈让她感到惊奇,非常期待能有机会学跳一段中国舞蹈。“我已经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上传了这次活动的照片,回到缅甸之后我一定会和朋友们分享这段经历。”
当天参加活动的北京四中高二学生冷梦菲也表示,通过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与缅甸学生开展交流,让他们突破了语言障碍,对彼此的文化有直观了解,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交流机会。
当天参加活动的还有三名来自北京四中的缅甸留学生。李晓平(AungKyawOo)已经在中国生活了6年,现在在四中读高二。“我在网上看到‘老家’来人了,就赶忙报名参加了这次交流。”李晓平说,当天的交流内容丰富,每一个环节都各有特色,给缅甸和中国青少年提供了互相了解对方文化的机会,也让缅甸和中国的学生成为朋友。
据介绍,此次中缅青少年交流活动将持续至本月10日,缅甸青少年代表团还将在北京参加一系列交流和体验活动。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青少年 中国 缅甸 交流


强降雨来袭 广东多地暴雨预警
纪念“5·12”汶川大地震10周年慰问演出在四川举行
驱护舰编队鏖战海疆,导弹实射太霸气
四川发现20余座成汉时期墓葬 出土大量文物
也门总统府遭空袭至少6人死亡
中国援柬3号公路改扩建项目正式开工
第七届中德媒体对话在柏林举行
匈牙利总统授权欧尔班组建新政府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