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史记·资政>战争硝烟战争硝烟
淮海战役中解放军自主研发的炸药包
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为了确保全歼黄百韬兵团,阻滞徐州方向东援解救黄百韬兵团之围的国民党军队,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从1948年11月12日开始,在徐州东南华野投入了8个纵队,在徐州以东、东南,运河以西,徐州与碾庄之间的地域进行的,约10天的一系列战斗称为徐东阻击战。
徐东阻击战打响后,国民党军队在飞机和坦克的掩护下向解放军阻击阵地进攻。打坦克成了阻击部队的一项艰巨的任务。解放军指战员们展开军事民主活动,群策群力,出谋划策,研究反坦克战术,构筑反坦克壕,设置反坦克雷场,组织反坦克小组等。
此时,解放军手工自制的炸药包发挥出极大的威力。这种解放军自制的炸药包基本成正方形,长宽约50cm左右;重10公斤左右,由于是战士们手工自制,所以规格并不完全统一。这种炸药包多为野战部队工兵自己生产,不用远途搬运,所以使用炸药量较大,它的爆炸力和杀伤力都远远超过兵工厂统一制造的炸药包,成为炸毁国民党军的地堡工事和消灭坦克、装甲车的有效武器。
11月14日晨,在大炮的掩护下,国民党李弥兵团第九军以23辆坦克向解放军十纵某师阻击阵地扑来。当进至射程内时,解放军炮兵猛烈射击,将前面的两辆击中。阵地上全体指战员一齐跃出工事,各种火器齐发,自制的炸药包、炸药手榴弹、集束手榴弹一起掷向坦克。其中的一辆被炸药包击毁,其余坦克见此情况,急忙逃窜。就这样,从11日到16日,解放军的自制炸药包在阻击战中击毁敌坦克共达20余辆,涌现出像“爆炸大王”盖希运等一大批英雄。
此后的战斗中,自制炸药包发挥出巨大的威力,国民党援军的“东进”兵团,在10天的攻击中,付出了死伤1万多人、消耗炮弹12万发的代价,每天前进不到1公里,其中仅坦克就被解放军的自制炸药包消灭了30多辆。直到黄百韬兵团全部被歼灭,“东进”兵团仍被阻挡在距离碾庄20余公里之外的大许家一线。
编辑:曾珂
关键词:淮海战役 解放军自主研发炸药包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