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7"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热议解读>综述 综述
“一带一路”为世界带路新型全球化
中新社北京5月11日电 题:“一带一路”为世界带路新型全球化
中新社记者 王涛
5月14日在北京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即将开幕。作为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一带一路”近年来展现了强劲的“圈粉”实力,为世界走向新型全球化开辟了现实通路。

今天的世界,依、旧未能彻底走出2008年金融危机阴影,经济复苏依旧乏力,另一方面,大国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思潮升温,国际合作呈现碎片化趋势。这些现实为世界埋下了诸多不确定性。如何破解这些全球性的问题?中国给出了新型全球化的解题思路:“一带一路”正是打开新型全球化大门的钥匙。
在中国看来,把世界经济下行的压力动辄归咎于全球化是不理智也不客观的,近几十年的全球化的确抛弃了一部分人,反映了全球化进程的不足,但解决的办法不应是简单的否定全球化,而应该修正世界向全球化迈进的路径和步伐。
基于这一认知,中国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中不设政治门槛、不带有色眼镜,强调“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契合并推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潮流。

通过三年多来的全球实践,中国愈发明确,所有参与“一带一路”的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贡献多少,在“一带一路”大家庭中都享有平等的政治和法律地位。每一个参与国家都是建设者和受益者,各自扮演不可取代的角色,都能发挥独特作用。在这个大家庭里,大家是合作伙伴而非竞争对手,中国也将自身定位为倡议发起国和参与国,绝不会以领导者自居。为新型全球化奠下追求平等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一带一路”在三年多的发展中逐渐打破了地域概念,从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到吸纳沿线以外的国家,以及向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出参与邀请。“一带一路”还开创性地采取了战略对接的方式开展合作,体现了“一带一路”倡议充分的开放性和强大的兼容性。
从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发展的足迹,可以看到它已经贯穿亚欧非大陆,连接东亚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将南太平洋作为海上丝路的自然延伸,打破了洲际和次区域之间的藩篱,为东西方国家、南北方国家、不同文明的国家间架起了纵横交错的虹桥。为新型全球化开垦出了一片理想的试验田。

“一带一路”致力倡导先进发展理念,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提出要建设绿色、健康、智力、和平丝绸之路,决心把世界带向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新型全球化设定了更高的发展方向。中国在推动“一带一路”中借重、顺应全球互联网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推动新经济走出去,输出绿色低碳理念、释放新经济的巨大能量,并因此受到众多国家青睐和追捧,构成了“一带一路”强大的吸引力。
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倡议在推进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外界杂音始终不断。外界都在关注,“一带一路”究竟要带世界走上一条什么路?三年多来“一带一路”用事实给出了有力回应,通往更加包容、普惠的新型全球化的实践已经在路上。
一个追求理念更先进、结构更立体、观照更人文的“一带一路”,将刷新各国认知,激活各国资源。对世界而言,全球化的新征程正被点亮,国际合作的超级引擎正式开启。
接下来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把三年多来的成果落实成凝结了各国共识的机制和制度,保障“一带一路”在未来能够携手世界,把超越意识形态、超越地域、超越不同文明的平等、发展、合作、共赢理念写入世界发展的文明基因。(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一带一路” 新型全球化


夏威夷火山周边已有19条裂缝 不断冒出有毒气体
阿尔及利亚诞生世界最大草莓派 长度近50米
“巨型发光人偶”亮相沈阳
巴勒斯坦“灾难日”巴多地再现冲突
世界最大无轴式摩天轮正式投用
中国医疗队获赞比亚政府“医疗合作勋章”
国家京剧院推出优秀武戏展演
奥地利国家美术馆举行免费开放日活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