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7"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要闻 要闻
边民阿林“扛包”记——海丝路上民心谣
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题:边民阿林“扛包”记——海丝路上民心谣
新华社记者葛晨 孙晶
黄氏林喜欢称自己为“跨国物流商”。多年来,她每天背着沉重的麻袋,一次又一次穿梭于中越边境线,以扛包人的形式,从事边境贸易,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黄氏林,小名阿林。她居住的那弄村,位于越南北部边境高平省茶岭县,与中国广西百色市靖西龙邦镇接壤。近几年,她的生活与工作悄然发生了变化,肩上的包袱,变得越来越轻,憧憬的前方,变得越来越美好。
扛包的变迁
阿林31岁。小时候,家里务农,但耕地少,养不活一大家子人。后来,她和父母一道,干起了在边境地区很热门的工作——扛包。
中越边境,山路曲折,扛包人的生活很辛苦。但是只要边贸生意还在继续,扛包人的日子就不会太差。
时代在变迁,扛包人的生活也在发生变化。
从龙邦镇中心到那弄村中心直线距离不到5公里。过去翻山越岭步行,要花费一整天的时间。现在,中国在边境地区修了二级公路,阿林也有了自己的汽车,拉一车货物开车只需20分钟。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广西在“一带一路”引领下构建沿边开放口岸新城市,中越边境口岸两侧边民的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使口岸通货能力成倍增长,边境物流运输也在加速发展。
“以前是人等货,现在是货等人,货车一年比一年多,只要勤劳,想运几趟运几趟。”阿林说,勤快一点,一天能运两三趟货,光是用车“扛包”,每天就有200多元人民币的收入。
可期的未来
阿林把过去的穷日子装在记忆里,铆足了劲儿向前走,但她也有过危机感。
半年多前,她突然发现,中国正在打造新的龙邦口岸,近期将实现口岸通关的人货分离。根据规划,货运区的设计通关量是每天至少2000车次,预计每年贸易额可达16亿元人民币。新货运区还将采用先进物流管理模式,装卸货将逐步实现自动化,不再依赖人力。
阿林担心,“扛包”这个饭碗要丢了。她见人就打听:“听说以后货物装卸要变成自动化,不需要那么多人扛包了,是吗?”
后来,一个生活在龙邦的中国远亲告诉阿林,中国积极与越南共建跨境经济合作区,给两国边民带来的致富机会将更多。
正在建设的中国龙邦-越南茶岭跨境经济合作区超越传统概念上的边境口岸功能,并通过互联网、物流网和世界先进的区块链技术为国际贸易提供服务。其中,已初具规模的核心项目万生隆国际商贸物流中心能为中越边民提供2万多个就业机会。
万生隆国际商贸物流中心的投资者和建设者,中国广西靖西万生隆投资公司董事长杨万生给阿林等跨国扛包人吃下“定心丸”。他说,物流中心整体规划占地约1.2万亩,计划总投资600亿元。这是中越边境重大民生工程和“一带一路”重点工程,一期2000亩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利税10亿元以上,可拉动中越20万以上边民就业创业,脱贫致富。
“口岸建好了,跨境贸易就会飞速增长,无论是贸易、物流、加工和跨境金融、跨境旅游等都需要中越双边的大量人力资源,中越两国边民就有大量致富机会。”他说。
“这样我们越南边民就可以去中国的公司上班,还是在室内,风吹不着,雨淋不到,”阿林兴奋地说,“做梦都没想到我也可以坐在办公室里工作!”
朴实的诠释
阿林看到的只是身边的变化,还有很多变化她还没来得及察觉。
她每天都进出的龙邦口岸,是中国西部地区对接越南以及东盟各国最便捷的陆路通道。自1996年以来,龙邦口岸的贸易额每年都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近年来贸易额增长速度更是几乎每年翻番。
“百色已经确立了门户城市发展战略,将发展门户经济融入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龙邦等口岸门户的作用,服务中国西南、中南等广大腹地,打造中国西部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枢纽。”在广西百色市政府,市长周异决在地图前向记者介绍“中国西部纵向大通道”的建设情况:连接广西龙邦口岸到宁夏银川的G69高速公路正在快速建设,全长20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从宁夏银川始发,途经西安、重庆、贵阳,最终抵达中越边境的靖西龙邦口岸,与越南和中南半岛各国实现无缝对接。
“整条高速公路大部分路段已经通车,全面建成后将成为衔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周异决说。
高速公路穿山过河,让中越两国人民的命运交织在一起。龙邦对面的越南茶岭口岸经济区还成了中国与其他东盟国家之间的重要合作平台,比如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等。
随着龙邦口岸建设,中越边境地区的交流和合作愈加开放和频繁。周异决告诉记者,中国政府2016年批准龙邦为粮食水果入境指定口岸,为中越农业合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2015年,百色市与越南高平省签署全面合作的战略伙伴协议,将龙邦-茶岭口岸列为越南乃至东盟农林畜牧渔产品销往中国的重要进境通道。同时,双方还开展农业技术资金、农业种植培训、产品回购等方面的互利共赢合作。
“每天在口岸来来往往的人,究竟是越南人还是中国人,感觉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阿林说,对于世世代代生活在中越边境的人们来说,两国人民说着共同的语言,做着共同的工作,有一样的节日与风俗,更关键的是,“我们一起发展,一起富裕”。
对阿林来说,民心相通、命运共同体这些词或许有些抽象和陌生。但在她的话语中,又被诠释得那么朴素与真切。
编辑:秦云
关键词:中越边境 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


夏威夷火山周边已有19条裂缝 不断冒出有毒气体
阿尔及利亚诞生世界最大草莓派 长度近50米
“巨型发光人偶”亮相沈阳
巴勒斯坦“灾难日”巴多地再现冲突
世界最大无轴式摩天轮正式投用
中国医疗队获赞比亚政府“医疗合作勋章”
国家京剧院推出优秀武戏展演
奥地利国家美术馆举行免费开放日活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