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87套上世纪50至90年代的连环画及手稿上拍
原标题:
起拍价10倍拍下连环画
文博会首次举办连环画专场拍卖会,87套上世纪50至90年代的连环画及手稿上拍
深圳新闻网讯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人书正在淡出人们视野,然而本届文博会上,仍然在留恋、怀念着小人书的粉丝迎来了它们的高调回归。13日,记者从深圳国际文博会拍卖有限公司了解到,今年文博会首次举办连环画专场拍卖会,共有87套上世纪50至90年代之间的连环画及手稿进行拍卖。
上世纪60年代出版的连环画
拍品主要是上世纪50至90年代出版
曾经在城市街头巷尾、大小书摊上无处不见的“小人书”,因为艺术、史料、收藏和研究价值越来越受人们重视,已进入收藏领域,并独自形成连环画收藏的专业门类。13日下午举行的第十三届文博会系列拍卖会之“不灭的记忆——中国连环画及手稿专场拍卖会”,是文博会有史以来首次举办连环画专场拍卖会。经过前期在全国的征集和甄选,最后上拍作品87套,其中包含连环画原版的手稿24套,这些拍品的出版时间跨度集中在上世纪50至90年代之间。
据了解,本次拍卖会由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公司、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深圳国际文博会拍卖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收藏协会联合主办,尚书吧协办,是继2016年9月文博会拍卖公司推出深圳首次旧书收藏拍卖会后,在文博会这一国家级平台上首次推出的藏书主题专场拍卖会。
希望更多年轻人收藏连环画
拍卖会现场,收藏家们紧张地听着报价,估算着自己的心理价位,一次又一次地举起手中的号码牌,期待着能有机会,以不高的价格买下一本自己喜欢的连环画。23号和109号是出手最多的买家,他们不急不缓,“默契”地交替举牌。在价格已经超过起拍价10倍之后,23号终于拍得了心仪的连环画。
在本次上拍的藏品中,不乏贺友直、刘继卣、王叔晖、戴敦邦、施大畏、沈尧伊等优秀艺术家绘制出版的珍贵连环画藏书,其中部分藏品一直被艺术家本人收藏在家中,有些还带有作者钤印。拍品包括著名艺术家华三川老师创作的《乘风破浪》手稿16幅,董小明的《王子与毛驴》手稿28幅,卢延光的《击鼓》手稿5幅,李晨《萧萧》手稿28幅等珍贵作品。这些手稿作品画工细腻、线条清晰流畅、造型逼真,既具有连环画爽朗直观的可读性,又富有文学故事题材的艺术性。
拍卖会主办方有关负责人表示,举办这场拍卖会意在将中国传统文化不断推广和传承下去,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识和加入到连环画收藏中来。(记者史青玉/文、图)
编辑:杨岚
关键词:连环画 手稿 上世纪 连环画及手稿上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