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不讲真话的干部不可用
近日,某地一位领导讲了一个“试探考察”的趣事:本来一名同志讲的完全正确,与会领导却故意发问,是不是可以这样考虑?那名同志马上转变口气,回答“对,应该是这样。”领导又提醒,是不是应该这样?该同志干脆回答“对,马上这样。”在一片笑声中,领导作出结论:“此人不可用。”
“此人不可用”的判断完全正确,对那些不讲真话、不负责任的官员,就该如此亮丑、断然弃用。从古至今,在权力面前都不缺少察言观色、唯官唯上之人。他们眼里只有领导,心里只有自己的一官半职,从没真正将群众关切放在心上。一旦任职于关键领导岗位,势必会更加“乐在其中”“变本加厉”,让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无端消耗在察言观色上。到头来,“受伤”的终究还是老百姓。
“试探考察”引申出一个大问题,那就是身居要职的领导干部们如何识人用人。这显然离不开一双“火眼金睛”,面对那些溢美之词、吹捧之言,应当保持足够的警惕。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无论是谁,先奉还他无端送给我的‘尊敬’。”与之同时,必须建立起相应的制度机制。对敢说真话、敢于谏言的领导干部给予表彰、奖励;反之,批评、惩罚是决不能少了的。只有这么做,才会让想干事、能干事的“李达康式干部”多一些用武之地;让习惯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变色龙”少占点儿席位。
如何才能杜绝官场“变色龙”?我们还要追根溯源。从其产生上来说,既有个人因素,也有环境因素。比如一些单位里,领导爱搞“一言堂”,缺乏民主氛围,下属们拒绝质疑权威,愈发唯唯诺诺。久而久之,这种潜规则就会让人变成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老油条。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讲真话是一个领导干部真理在身、正义在手和有公心、有正气的重要体现。”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敢讲真话、愿听真话、善听真话是必备的政治素质。解开这个“思想扣子”,让求真蔚然成风,畅所欲言、心情舒畅的民主氛围才会形成,政治生态才能不断向好。
列宁说过,我们应当说真话,因为这是我们的力量所在。对于肩负着治国理政使命的党员干部而言尤其如此。让官场“变色龙”越来越少,真话的力量才能化作社会进步的动力。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真话 领导 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