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博物馆里欢乐多:古钱币像铲子 “关老爷”卖萌

16日,国博内的参观者们。上官云 摄
说起博物馆以及博物馆里的展览,尤其涉及古代珍品时,可能大多数人脑海里会蹦出这样的情景:雕像们目视前方,人们瞪大眼睛观摩艺术品,配上略微昏暗的灯光,展厅内一派幽深气息……实则不然。如果你仔细了解,就能发现看似严肃的展品可能超级有趣……
比如,记者近日来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下简称国博)与首都博物馆(以下简称首博),发现其中一些展览并非那么“一脸严肃”。在国博,除了“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中国现代文化名人蜡像艺术展”依旧颇具人气外,像中国古代钱币专题陈列也值得细品。

国博内展出的部分中国古代钱币。上官云 摄
中国古代钱币历史悠久,比如商时有“阿文绶贝”,还有一种形似西瓜刀的“刀币”,齐、燕、赵等国使用过;一些形似“小铲子”的货币叫做“布币”,差不多直到汉武帝时期,“五铢钱”才有点后世朝代“孔方兄”的模样。
看着千奇百怪的货币,二十岁出头的吴明(化名)惊讶地张大嘴巴,“以前没见过实物,真想不到这些贝壳、小铲子也能当钱花。要是现在还流通的话,那生在海边、长在海边的我岂不是土豪了?不用去上班,天天捡贝壳”。
在走廊公共区域的一排艺术品也十分吸引眼球。一尊栩栩如生的“大座虎”让不少参观者流连忘返,大座虎五彩斑斓,两只眼睛生动有神,既憨态可掬又虎虎生威。

国博内,一尊造型”萌萌“的关公像。上官云 摄
旁边表情“萌萌哒”、一身是戏的“关公像”则引来了一阵又一阵的笑声。在北京工作的刘静(化名)特意趁着休息时间来国博看展览,“这应该是有名的凤翔泥塑吧。外形跟以前的关老爷很神似,但是神态更生动活泼,双手圆嘟嘟的,扭着腰特别萌。”
还在北京上学的时候,刘静就爱逛博物馆,国博、故宫、首博……说起最近的各大展览,她如数家珍,“国博的‘大英展’、故宫的一个‘珍宝展’,都太好了。只要条件允许,我都会第一时间过去”。
“其实我不太懂专业的欣赏方法,就是喜欢看。”刘静回忆,当初火爆的石渠宝笈特展,自己就是排长队大军中的一员。有时候为了求一个安静的参观环境,就专门挑中午人少的时候去,“没想别的,就是觉得饿着肚子也要看”。

在首博展出的精美瓷器。上官云 摄
而当记者来到首都博物馆,发现这里人气最旺的是“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展出了北京作为都城历史时期出土和传世的瓷器,其中以宋辽金至明清时期北京地区遗址、墓葬、窖藏出土的瓷器为特色。
不出意外,记者看到了乾隆时期的“紫地珐琅彩花卉纹瓶”,以及一尊“粉彩镂空花果纹六方套瓶”,不光名字拗口,纹饰、色彩都十分繁复。
“我看过好几个展览,乾隆爷时代的瓷器总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特别扎眼。”来观展的老张一口流利的北京话,“这个‘六方瓶’吧,是那会九种夹层玲珑瓶里的一种,看着颜色俗艳俗艳的,但成型工艺特别复杂,很难做出来”。

在首博展出的“紫地珐琅彩花卉纹瓶”。上官云 摄
听到记者称赞他“懂得多”,老张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就是爱逛博物馆,专看瓷器展。逛得多了,可能知道的也就多了点儿”。
在走访上述博物馆时,记者还碰到了两位来北京旅游的老人。一位66岁,一位63岁,他们说,自己专程来国博看一个展览,“我们都是奔七十的人了,但基本出来旅游,都会来博物馆看看”。
由于年龄原因,完成既定目标后,两位老人就只得坐下休息。在他们眼中,文物值得品味,里头的故事太多太多,会越看越觉得有味道,一件展品就值得看半天,“年轻人出门旅行看风景,老年人看味道——那就是看文物最好”。 (上官云)
编辑:杨岚
关键词:博物馆 钱币 国博 博物馆里欢乐多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