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一带一路”助力“文化+”步入深水区
——第十三届深圳文博会综述
为期5天的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15日落下帷幕。
在本届文博会上,各种“文化+”新业态呈现出与科技、产业深度融合的趋势。同时,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渠道更加丰富,中外文化交流更加活跃。
“文化+”新业态发展步入深水区
从过去的“新闻出版馆”到本届文博会的“新闻出版·媒体融合馆”,名称的变化反映了以“文化+科技”为特征的媒体融合逐渐成为传媒业发展的“标配”。
在“新闻出版·媒体融合馆”,一套名为“易汉语”的汉语学习教材关注度很高,不少外国人现场就学起了汉语,利用专门的手机软件扫描课文页面,软件可以对课文内容进行范读,学生也可以跟读,系统自动识别读音正误。
这样的数字化互动项目在本届文博会上随处可见。四川新华文轩出版传媒公司的一套地理教学解决方案将AR增强现实技术和3D打印结合,利用专门的手机APP扫描解码,3D打印设备就可以将课本里的地形图打印出来,以直观立体的形象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上海科技出版社推出的“虚拟科学实验室”,配套出版社的科技类教材,使学生能在网上动手操作物理和化学实验。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司长张毅君表示,自2013年以来,财政部通过国有资本预算和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两个渠道,共支持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301个,总投入达20.39亿元,一批导向正确、内容精准、技术含量高、用户体验好、市场反响好的数字产品走向市场。
传统文化各显神通“走出去”
文博会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文化产品出口额达786.6亿美元,是2006年的8.1倍。面对出口大潮,我国文化“走出去”如何进一步发力?在本届文博会上,一批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新模式、新渠道引人关注。
2017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景德镇学院申报的“陶瓷文化:保护与创新”教席获得通过。教席计划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动大学与其他高等教育机构间进行经验知识与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
陶瓷艺术专家、景德镇学院艺术设计系副主任郑丰银说:“通过这一崭新的渠道,我们可以面向世界进行文化传播和培训,弘扬我们的陶瓷文化,同时也可以在国际上寻找合作伙伴。”
更多的事实表明,传统文化“走出去”正逐渐与国外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域上和美集团是一家从事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企业,目前正在柬埔寨和尼泊尔分别布局以四川文化和藏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项目。来自重庆苗族地区的苗绣融入了现代时尚元素,挎包、围巾、饰品等创意产品受到欧洲消费者青睐。据苗绣技艺传承人陈国桃介绍,意大利威尼斯一家博物馆已为苗绣开设专馆。
“通过商业运营的方式,把传统文化与国外老百姓的休闲娱乐生活结合起来,这是文化‘走出去’的好方法。”域上和美集团会展活动负责人郁杰广说。
“一带一路”助力中外文化交流
在“一带一路·国际馆”内,一位戴着红色头巾的手工艺人盘膝而坐。他将一根红、绿、金三色相间的胶条捏成圆环,置于一个小电炉的铁板上,接着将一个金属环嵌入胶环内,随即又套在木制柱状工具上,就着电炉的温度不断热烘。
这位来自印度的手工艺人伊克巴尔·谢赫正在制作象征好运和富足的紫胶手镯。来自北京的参展商刘晨在看完手镯制作过程之后,随即向伊克巴尔定制了3只手镯送给家人。“这些手镯的纹样色泽都是独一无二的,充满了异域特色。”刘晨说。
记者了解到,本届文博会的“一带一路·国际馆”共邀请了35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展示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产品。
在埃及展区,数百件铜雕艺术品、彩绘玻璃石膏制品、镶嵌贝壳的木艺品引来了大量观众。据展区负责人塔里克介绍,文博会期间,埃及手工艺品广受欢迎,前3天共卖出逾650件手工艺品。
“去年文博会期间,埃及展区以展示为主,今年增加了销售环节,我们将更多更好的手工艺品带到中国,希望中国人关注埃及、了解埃及,未来有更多的交流合作。”塔里克说。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文化 一带一路



河北南宫发现明成化年间七彩圣旨
探访韩国“世越”号沉船
韩国前总统李明博首次出庭受审否认检方指控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各国根除腐败
伊拉克和中国油企签署油田开发合同
意大利总统任命朱塞佩·孔特为新政府总理
空军“红剑-2018”演习致力提升体系制胜能力
马德里上演斗牛表演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