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秦腔唱响历史的传承
创新中传承和发展
城墙根下,路边小馆,田间地头……行走在西安的大街小巷,都不乏秦腔的元素和气息。走进西安易俗社资料展陈馆,通过图、文、实物展示,向观众立体地展示了百年易俗社的历史和辉煌。在这里,能亲眼目睹由范紫东先生用工整小楷写就的《三滴血》剧本手稿、被誉为“西京梅兰芳”的王天民在《双锦衣》剧中所用的剑和绣鞋,以及我国最早的秦腔电影《三滴血》黑白胶片、《火焰驹》彩色胶片等珍贵史料。
西安易俗社原名“陕西伶学社”,创办于1912年,迄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世界艺坛三大古老的剧社之一。其创始人李桐轩、孙仁玉先生等是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会员,因以“移风易俗,辅助社会教育”为办社宗旨,故改名“易俗社”,是我国最早把戏曲训练、培养艺术人才、文化教育和演出实践相结合的秦腔艺术团体。
恰逢周末,正好赶上“周末有好戏”惠民演出,远远就被高昂激越、强烈急促的唱腔吸引,走进这座古朴凝重的老式建筑,剧场里正在上演经典剧目《三滴血》,台下座无虚席,两位创始人李桐轩、孙仁玉先生的雕像坐落在剧场后排中央,凝视着舞台。由易俗社演出的百年史实剧目《易俗社》,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叫好。社长惠敏莉告诉记者,剧社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多年来秉承在传承中创新的理念。“秦腔作为陕西文化的古老符号,如何实现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传统与时尚完美融合,我们在尝试用高科技手段,把妇孺皆知的秦腔经典剧目《三滴血》、《看女》等做成动漫的形式,在中小学生群体进行推广,来吸引年轻人关注。”另外,剧社还准备着手邀请戏曲专家及长期从事中小学教育的专业人士,结合易俗社的历史,制作标准化的《秦腔》课件。
“剪叶不剪枝,移步不换形,新瓶装老酒”。西安市政协委员、西安秦腔剧院董事长雍涛告诉记者,在非遗保护这一新的文化语境下,戏曲界提出要敬畏传统,原汁原味地保留传统剧目的理念盛行起来。古建保护讲究修旧如旧,但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戏曲是流动的艺术,毕竟还需适应时代潮流与现代人的审美趣味,近几年,剧院邀请老艺术家亲自上阵,手把手对年轻演员进行指导,复排了在群众中有广泛影响的经典剧目《双锦衣》、《游龟山》、《三滴血》、《火焰驹》等30余部戏,得到了一批年轻观众的喜爱。
秦腔民营院团仍须加大扶持力度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各类民营院团也面临诸多的生存困境,只好千方百计增加演出场次来提高收入。“民营院团基本都靠质量求生存,还得不断地寻求创新,才能赚取更多的票房,能生存下来实属不易。”张虹告诉记者,2012年退休后她创立了“咸阳张虹演艺中心”,五年来,团里还是最初的50来号人,她考虑到新招的年轻演员舞台经验不足,难以独挑大梁,团里也逐渐出现了新老演员青黄不接的窘境。
2006年,秦腔被文化部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张虹也被陕西省文化厅授予“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郭派)传承人”。承担着传承和推广戏曲文化的使命,张虹将一些退休的秦腔名家也请到了团里,对新入团的年轻演员进行口传身教。在这些老艺术家们的辛勤努力下,几部新戏已经登上了舞台,去年新排的眉户戏《天下父母心》,弘扬尊老敬老的家庭美德,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
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副团长李娟告诉记者,相比民营院团,像省戏曲研究院这样的国有院团的现状就会好一些,团里演员虽然平均收入都不高,但不用为生计发愁。院里多年来坚持努力吸纳和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力争创作和编排出更多满足百姓和年轻观众的新戏及优秀作品。在下基层演出中,对一些耳熟能详的剧本以“老戏新演”的形式呈现给观众,收获了更多基层观众的叫好。李娟委员建议,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民营院团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民营院团保证演出质量的同时能带给观众更多的新戏。
针对演员青黄不接及优秀人才培养中遇到的难题,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雷珍民认为,当下需要设立组建秦腔戏曲学校,以易俗社为主导,多培养出戏曲新秀,为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再立新功。“首先需要将戏曲学校组建起来,培养出一批有用的、能够为振兴秦腔作出贡献的人才。”雷珍民建议,在现有的秦腔爱好群体的基础上培养出年轻一代的观众群体,由这部分人来激发更多秦腔爱好者和研究者,用他们争取更多的观众。
田间地头,不绝于耳
一碗热面一台戏,扛着锄头去种地……在陕西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也足以说明秦腔是民众茶余饭后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69岁的蔺思民是西安市三桥镇蔺家村一名普通的村民,从铁路系统退休后,便将重点放在了发展乡土秦腔文化艺术工作上。蔺思民打小酷爱秦腔,又有一手精湛的木工活手艺,便将自家的院子改造成了乡村剧场,院子里搭起了大戏台,起名西安乡土大众文化艺术团。每当农闲时,左邻右舍的秦腔票友一起排练几出折子戏,乡里乡亲都慕名赶来,拿着小凳子往院子里一坐,听上几出戏,一天劳作的疲惫悄然散去。
走进蔺思民家的院子,仿佛置身一座充满乡土气息的秦腔博物馆,到处是戏曲元素,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房子被他改造成工作室,墙上挂满了秦腔曲谱,蔺思民正在给制作好的扬琴调音,为了制作这把琴,他特意到北京朋友的琴行观摩学习,因为有木工基础,心灵手巧的他回家便开始研究、琢磨,经过两年时间的制作和调试,一把崭新的扬琴应运而生。
如今,由蔺思民牵头组建的西安乡土大众文化艺术团已经走过十个年头了,场地也由院子搬到了平房内,团员大都是左邻右舍和邻村喜欢秦腔戏的乡党,他们当中有秦腔戏票友,也有从专业剧社退休的老艺人,还不乏民间“高手”。蔺思民告诉记者,办艺术团的初衷是把村里的票友集中在一起,给邻里街坊搭一个能在家门口看戏的舞台,他将自己每月3000多块的退休金全部投入到了艺术团的日常开销中,这十年来他自己掏腰包花了近30万。如今,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学习地方戏的人越来越少,让这个黄土高原上的古老剧种能在田间地头继续传承下去成为他最大的梦想。这几年,艺术团逐渐走进中小学、养老院等开展公益演出,遇到农忙季节,团员们上地也带着板胡等“文武场面”和“行头”,累了便蹲下来抽上一锅烟,在田间地头吼几嗓子。
“秦腔”二字里包含着一种强烈的文化认同和乡土迷恋。在基层和乡村,像蔺思民这样的秦腔票友还有不少。这门乡土艺术已经深入他们的心灵和血液,胜于“阳春白雪”。秦腔戏曲所表现出的乡情乡音,戏中人物所表现出的爱恨憎恶,起着潜移默化教化百姓从善弃恶价值判断的作用。
编辑:杨岚
关键词:秦腔 戏曲 传承 历史 观众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