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共享单车多舛的“命运”靠谁来拯救
共享单车无疑是近期的“网红”,解决了都市人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颇受市民喜欢。下载一个APP,缴纳一定押金,扫一扫车身二维码,即可随手骑走身边的任何一辆共享单车。这股主打网约单车的“橙黄风暴”一经登陆,立刻引爆市民低碳出行需求,年轻人纷纷尝鲜。
共享单车运行至今,多舛的命运却不得不让我们深思。比如,有的共享单车被用户“私有化”,直接骑回家,安上私家锁,还有的不仅锁和号码牌被拆卸,还私装了车筐和儿童座椅。有的共享单车则是伤痕累累,二维码被涂掉、车身被贴上牛皮癣小广告,更有人为了证实摩拜单车轮胎是否实心,花半小时对轮胎进行了切割。还有不少共享单车被野蛮对待,在路边被“随手扔”,更甚者,有人使用共享单车却不遵守交通法规,违规被交警逮住后,拒绝交罚款,车子一丢,自己一溜烟跑了。
此类行为虽然无形中透露出了当前社会存在的不文明现象和部分人社会心理方面的缺失。但是,这些问题的出现又不能仅归于国民素质低。事物的发展是多面的,共享单车的命运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共同管理。
目前,市场上的共享单车注册资金普遍较低,面对爆发式增长,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范管理。无规矩,则不成方圆。缺少了相关规章制度的约束,人性的弱点就会显现。因为市场的需求巨大,同时一些城市的规划配套无法满足共享单车的停放、行驶的需求,人们经常发现,找不到专门的停放点,造成随意停放问题普遍存在。我们在倡议“共享单车,文明骑行”的同时,作为其经营者,共享单车的企业更应该切实担负起自身的责任,提供相应的管理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有序的车辆投放机制,加强维保检修,对故障车辆要及时予以回收,确保投放路面的车辆的安全性能。政府部门也应该做好自身职责,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大打击力度,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并积极引导人们文明用车。
出言有尺,戏虐有度。每每新事物的出现,道德底线总是被推上风口浪尖,经受着社会现实的蹂躏。但是,缺少了法律法规的约束,政府部门的监管,企业自身管理和服务,共享单车的“命运”又能靠谁来拯救?所以,只有政府、企业、社会、个人共同参与,才能真正落实好“最后一公里”问题,共治方能共赢。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单车 共享 命运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