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纵议 纵议
脱欧与恐袭 英的双重困局
英国曼彻斯特体育场当地时间22日晚间发生爆炸,当时体育场内正在举行演唱会。据《卫报》引述警方的消息称,爆炸已经导致至少19人死亡,50多人受伤。英国BBC最新的快讯说:现场尸横遍野。
欧洲怎么了?从法国到德国再到英国,还有欧洲的“心脏”布鲁塞尔,恐怖袭击已成寻常事。欧洲成了“筛子”——恐怖分子无孔不入,恐怖袭击防不胜防,欧洲人的焦虑和恐惧可想而知。联想到英国人选择脱欧,其中的逻辑就很清晰了。吊诡的是,即使英国开始启动脱欧谈判,但是恐怖组织还是没有放过英国,这让英国情何以堪。
虽然英国警方尚未嫌疑人,但已经按照恐怖袭击进行调查。根据初步调查,英国警方暂时确定为连环爆炸——这也符合过去发生在欧洲各地一系列恐怖袭击的基本特征。不出意料,这又是一起极端伊斯兰分子制造的恐袭惨案。当然,国际社会随后还会有连续不断的谴责并向英国发出“站在一起”的鼓励。
但是这些象征性或形式上的“国际合作”也显得苍白无力。只要恐袭在世界各地持续不断地发生,就是恐怖组织向全人类发出的挑战。只要恐怖组织一天不根除,整个地球村就不会安宁。因而,全球各国固然有地缘政治、意识形态、主权领土、文明文化以及经济贸易等各方面的矛盾和冲突,但不要忘了恐怖主义是全球之公敌。因而,建立全球反恐统一阵线是当务之急。最迫切的任务是,无论是美国、俄罗斯、欧洲还是海湾地区以及其他国家,都应该同仇敌忾,将中东地区的伊斯兰国(IS)除恶务尽。否则,让其苟延残喘就会在全球范围内带来恐怖主义之祸。
很遗憾。全球打击IS的力量并未形成合力,各自为政——哪个国家发生了恐怖袭击,哪个国家就对IS敲打一番。一团散沙的打击,不能未能将IS彻底剿灭,反而让其掌握了反恐联盟的短板,时不时用恐怖袭击实施报复。英国是IS恐袭报复黑名单中的国家,虽然英国要脱欧了。但是在脱欧谈判没有结束之前,英国还是欧盟的一员,来自中东地区的难民很容易进入英国境内。大批难民中潜藏着恐怖分子或者IS的同情者,由于难民在欧盟的安置情况并不乐观,因而难民潮涌向哪里,哪里就有恐怖主义的危险。
正因为如此,此次恐怖袭击对英国的影响可想而知。简言之,会让英国民意更为混乱——支持脱欧的民意为会认为,英国脱欧选择是正确的,而且会敦促梅政府加速和欧盟的谈判,而且会要求政府对欧更为强硬,以便迅速解决英国和欧盟的“边界开放”问题。基于对恐怖主义的恐惧,这部分民意认为斩断欧盟向英国输出难民的路径,也就堵住了从欧盟向英国输出恐怖主义的漏洞。但在反对脱欧人士看来,发生在曼彻斯特的恐怖袭击恰恰说明脱欧并不能阻遏恐怖主义。要解决英国的恐怖主义,英国和欧盟应该联手反恐,加大对IS的打击力度。孤立主义不仅不能解决恐怖主义问题,反而会让英国变得更孤立。
对英国首相特蕾莎·梅而言,曼彻斯特爆炸事件对其是严峻挑战。本来,她希望通过提前大选的方式,弥合国内脱欧与挺欧两派的分歧,以便使其拥有和欧盟进行脱欧谈判的主导权。毕竟,欧盟已经列出了脱欧谈判的底线,超过千亿欧元的“分手费”没得谈,谈判期间英国应该承担欧盟成员的义务不能变。这对梅首相而言,要在欧盟严苛的谈判条件下,和27个欧盟成员国“好说好散”,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脱欧是困扰,恐袭是难题。曼彻斯特爆炸案让英国陷入双重困境之中,也打乱了特雷萨·梅的政治节奏。据法新社5月23日报道,特蕾莎-美和英国工党领袖科尔宾达成共识,决定推迟6月8日前的全国选举活动。
曼彻斯坦恐袭如何影响特蕾莎·梅的反恐决策,对英欧脱欧谈判带来哪些影响,值得观察。肯定的是,恐袭对英国脱欧谈判带来了滋扰,处于脱欧和恐袭双重困局中的英国政府面临着更艰难的抉择。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英国 脱欧 恐袭 欧盟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