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中科协回应撤稿风波:107篇论文逐一审查
新京报讯 (记者李丹丹)昨日,国新办发布会上,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尚勇回应“施普林格撤稿风波”时表示,查实结果后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绝不姑息、绝不护短,结果会向社会公布。
4月20日,世界知名出版商施普林格的一则声明掀起轩然大波,声明称撤回107篇涉及“同行评价”造假的论文,而这些论文来自中国。

定性“学术不端严重事件”
发布会上,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尚勇透露,这次“同行评价”造假的行为被定性为“学术不端行为的严重事件”。
此前,施普林格细胞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编辑总监彼得·巴特勒在回应新京报记者时表示,论文提交的评审人建议中,使用了评审人的真实姓名,但假冒了其电子邮件地址,这让编辑以为文章发送给了真正的评审人。“在我们与真正的评审人进行调查和沟通之后,他们确认并没有对论文做过评审。”
尚勇表示,这次撤稿事件严重损害了中国科技界的声誉。现在调查分析已取得初步成果。实际撤稿数量是106篇,其中有1篇是重复的。论文涉及2012年到2016年,其中80%以上是2015年以前提交的论文。这里面涉及的主要是在一线工作的医疗、卫生、科技工作者。
论文将审查、甄别、答辩
尚勇透露,将对每一篇论文进行审查、甄别。把情况摸清后,下一步要通过这些作者所在的行业主管部门,如卫计委、教育部等进行督查。让论文所在的单位领导挂帅,组织专家,对每一篇论文进行审查、甄别,看看到底有没有学术造假,是怎么造的假,是否还有其他学术不端行为,作者该负什么责任。中国科协将组织国家级的学会,组织同行专家进行抽查、答辩,再加一层审查。
“黑中介”或参与造假
尚勇表示,虽然这些年很重视科研道德的建设,匡正学术不正之风,但是还存在“宽、松、软”的问题。究其原因,比较复杂。比如,“黑中介”与出版商为了掠夺性的获利,采取不当手段诱导。
此前,彼得·巴特勒在回应新京报记者时表示,“我们知道不少作者将稿件托付第三方机构做语言编辑,尚不清楚稿件作者是否知晓这些机构假冒评议人的计划”。他认为,对同行评审及投稿过程做手脚的问题是全球性的。但在中国,有一定证据表明,提供所谓语言编辑服务的第三方机构在操纵评审流程上发挥了作用。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中科协 回应撤稿风波


美再次发射“二手”猎鹰火箭 将10颗卫星送入轨道
中国邮政发行《中央美术学院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
京城赏花正当时
英国剑桥举行葬礼告别霍金
马西西接任博茨瓦纳总统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领导人会议通过多项成果文件
多伦多举行复活节游行
中国“最北”湿地迎来今年首批候鸟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