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四国六方建管道 合作共赢成范本
中缅油气管道项目是国际化合作项目,参与方多达四国六方。该项目始终遵循国际惯例和商业模式,大力实施精细化管理,建设运营近十年,得到了各方的充分肯定,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样本工程,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经典范例
在缅北山区,人们经常能见到一位腰挎砍刀、又黑又瘦的男人,唱着山歌走在山路上。他叫赛昂霸,是一名普通的缅甸籍巡线工。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赛昂霸很满意现在的工作,“每天多做一点”是他的口头禅,也是工作习惯。3年来,他所负责的管段从没出现任何险情。
赛昂霸能得到这份工作,得益于中缅油气管道项目的开发建设。
作为项目的中方建设者,中国石油经过5年前期筹备,7年建设运营,克服了多重困难,成功建设了一条优质、安全、环保、绿色的油气管道。目前,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已经成为中国石油在缅发展业务的重要平台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先导示范项目,成为中缅两国经贸合作的典范。
科学管理得到各方肯定
中缅油气管道项目是国际化合作项目,中、缅、韩、印4个国家的6家公司共同参与投资。项目包括中缅原油管道、中缅天然气管道和配套原油码头工程。合资公司均采用股东会/董事会管理模式,对重要事务共同决策。
项目在境外,参与方多达四国六方,如何协调各方关系十分重要。自项目开始建设以来,中国石油东南亚管道公司运营管理团队始终遵循国际惯例和商业模式,大力实施精细化管理,努力打造国际合作的标杆。
在股权结构设计上,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国际化多方合作模式;在公司治理上,油、气两家合资公司作为中缅油气管道项目运营的法律主体,分别在香港注册成立,按照香港公司法、公司章程和股东权利义务协议等规定规范运作。
股东们也非常认同这样的做法,韩国股东表示:“与中石油这样的优秀公司合作,我们放心。”另一家股东曾派人员参与项目管理,经过一段时间考察后表示,中石油团队完全可以胜任,以后不再派人了。
对外界的一些疑问和抹黑,中国石油项目管理方及时公开披露信息,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先后在缅召开3次媒体见面会,每年更新中英缅3种语言的《中缅油气管道项目手册》,积极正面回应社会关注的管道安全、环境保护、土地赔偿等问题。在征用土地过程中,项目坚持规范操作,参考当地政府、合作伙伴及村民的意见制订赔偿方案,确保村民利益,先赔付再用地,补偿款直接发放到村民手中。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在缅建设运营近10年,得到了各方的充分肯定。
中国驻缅大使洪亮考察项目时说,这个项目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典范,是海外项目的一张“名片”。中国丝路基金主席杨泽军也表示,这个项目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既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样本工程,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经典范例。
中国速度交出精品工程
中缅油气管道穿越8条海沟,途经海洋、高山、沼泽、滩涂、河流和地震带,气候高温多雨,社会经济条件落后,众多因素给项目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
面对困难和挑战,中国石油东南亚管道公司协调各方力量,全力以赴推进工程建设,展现了“中国速度”,给国家、股东各方交出了精品工程答卷。
2010年10月22日,马德岛施工现场经历了一次超强台风的严峻考验。9级至10级台风持续近9个小时,11级至15级阵风持续近7个小时。为确保施工安全,码头项目部提前预防,参建人员主动向当地气象和海洋部门咨询,提前掌握了当地风雨规律。台风来临时,项目部冷静应对,分头提前捆扎固定各类设备、设施。在超强台风肆虐过程中,原油码头项目部、监理部和EPC承包商建设者坚守岗位,直到风雨变小、风力稳定后才休息。形势稳定后,员工立即开始巡检,及时修补被刮坏的营房。最终,岛上人员无一受伤,海上船只无一受损,岛上设备无一破坏。
为了让建设更加顺畅,在设计上,中缅油气管道项目科学周密安排,管道线路选择有利地形,尽量避开高地震烈度区、地震活动断裂带、滑坡等不良地段,避免通过人口稠密、人员活动频繁地区。
在项目准备上,项目严格按照国际管道项目规范和模式操作,在包括设备选型、设计、施工在内的每一个重要环节,均严格遵守美国API和ASME标准等国际标准;采用国际一流的X70碳素钢管和德国伯马、舒克等国际知名厂商的设备产品;采用国际公开招标模式,在全球范围优选建设资源。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中国石油严格遵循国际标准,创新工程管理方式,加强工程质量全过程管控。管道线路焊口一次合格率98.68%,管道深埋合格率100%,各项质量指标均超国际同类管道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保持了“零事故、零污染、零损伤”的良好业绩。中缅天然气管道工程于2016年荣获“中国石油优质工程金奖”,并问鼎中国工程建设领域最高奖项“鲁班奖”。
价值共享履行社会责任
2012年的泼水节,马德岛的居民们过得十分开心,他们尽情地泼洒着干净的自来水,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对中缅油气管道工程的真诚谢意。
马德岛上没有河流、湖泊,地质以泥岩为主,基本打不出水来,岛上居民之前基本靠积攒雨水生活。为了便于岛上居民及工程用水,中国石油马德岛管理处组织人力物力,集中优势设备,仅用了127天就完成了一座65万方的水库建设,并相继铺设近5000米的水管线,建起了一个500方的水塔,建成15个居民供水点,每年提供22万吨清洁用水。千年荒岛,一步进入了现代生活,马德岛居民全部用上了清洁的自来水。
中国石油在建设过程中,秉承“一带一路”建设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当地共享建设成果。
“由中缅两国共同建设完成的马德岛港是缅甸首个具有国际水准的石油港口,将使国家和人民双方受益。”缅甸前副总统吴年吞表示。中缅天然气管道的建成,解决了缅甸天然气下游市场难题,实现了出口创汇,还为缅甸带来了包括国家税收、投资分红、路权费、过境费、培训基金等在内的可观经济收益。
同时,项目也带动了就业,缅甸当地用工累计超过290万人次,在中缅油气管道施工阶段高峰期,当地用工达到6000多人,先后有220多家缅甸企业参与工程建设。随着项目的进一步推进,公司遵照缅甸外商投资法规定,继续提高员工本地化、国际化水平,项目现有当地雇员800余人,占员工比例72%。此外,公司注重当地青年人才的培训培养,为缅籍员工量身定制岗位培训计划,为当地培养了一批能源及相关专业人才。
不仅于此,项目还支持当地公益事业,积极开展社会援助。截至2017年3月底,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已累计投资2300多万美元,实施新建改建中小学校、医院、医疗站等社会经济援助项目178项。(本报记者 齐 慧 实习生 杨 敏)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项目 管道 建设 中缅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