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阿克苏非公企业帮助农民圆梦

2017年06月09日 14:53 | 作者:陆绿 | 来源:中央统战部网站
分享到: 

阿克苏非公企业帮助农民圆梦

——从田间走进车间 农民变身产业工人 幸福生活比蜜甜


走进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开发区)华孚色纺有限公司纺纱车间,只见平均年龄只有23岁,穿着统一工装的纺织女工们穿梭在高速运转的挡车之间,仔细观察着每台机器的运转情况,不时停下脚步处理断线接头。

26岁的热娜古丽·买买提是华孚二分厂纺织女工。2011年11月,她到浙江宁波参加为期11个月的纺织技术培训。5年来,她的工资从每月2000余元涨到现在的近5000元。2014年,她与同厂务工青年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两人搬进了厂里提供的“夫妻房”,攒下的钱还买了一辆家用轿车。“住楼房,开汽车,这种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是这份工作改变了我的人生。”热娜古丽·买买提说。

热娜古丽·买买提家在阿克苏市喀拉塔勒镇,家中6口人,初中毕业后,她曾在家帮助父母干农活。如果按照绝大多数农村女孩的既定命运,她会在父母的安排下嫁人、生孩子,和丈夫一起种田……想到这些,热娜古丽·买买提庆幸自己能有现在的生活,干劲儿更足了。

“能在这里上班是我的福气,我打心眼里感谢党的好政策。”热娜古丽·买买提对党的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在华孚,很多像热娜古丽·买买提一样的年轻人在厂里成了家,住进了企业给员工提供的楼房。厂区停车场停放着各种家用轿车,80%是一线工人的。近年来,华孚色纺解决大中院校学生实习就业420余名,解决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213名,吸纳解决就业1734人,其中少数民族员工1436人、残疾员工129人。

农民从田间走进车间,变身成为产业工人,看上去是第一产业跨越到第二产业的“一步之遥”,然而这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职业身份转变,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在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纺织工程系华孚色纺(2)班,来自拜城县察尔齐镇的吐尔逊阿依·艾尔肯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认真地写笔记。在这里,她不仅要接受相关专业技术培训,还要学习国语。

纺织工程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07人,教职工48人,目前开设有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纺织机电技术专业、染整技术专业、服装工艺与设计专业4个高职专业和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2个中职专业,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7个,先后与华孚色纺、联发纺织、疆渝纺织、巨鹰服装、优帛纺织等企业合作开设订单班,目前订单班在校学生500名。

每当想到毕业就能到华孚色纺就业,吐尔逊阿依·艾尔肯对未来满怀信心。

从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开发区)了解到的一组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国家、自治区实施纺织服装产业促进百万人就业工程,极大地带动了阿克苏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发展。2014年至2016年,国家、自治区下达纺织服装产业专项资金支持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开发区)基础设施和纺织服装标准厂房建设,辐射到园区华孚、联发、雅戈尔、胜达、巨鹰、优帛等54家企业,带动园区就业2万人。2016年园区实现就业7410人,比2013年增加就业4310人。其中少数民族工人10757人,占总用工人数的76.8%。从农民到产业工人的转变,让许多农村青年圆了城市生活的梦想。

(阿克苏地委统战部 撰稿:陆绿 责编:吴多生)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纺织 阿克苏 企业 农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