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12届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十二届全国政协第六十八次双周协商座谈会 十二届全国政协第六十八次双周协商座谈会
莫把无障碍设施当“摆设”
在8日召开的双周协商座谈会上,不少委员为有些无障碍设施的形同虚设而着急:残疾人专用电梯长期加锁、盲道被损毁或挤占、轮椅坡道另改用途……
这些现象实质上反映了无障碍设施管理维护不到位的问题,既违背了建设或改造设施的初衷,没有让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生活更方便,也大大降低了城市文明的“温度”。
其实,自2012年《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我国无障碍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这也是委员们的共识。但“重建设轻管理维护”的问题让设施的实际效用大打折扣。
姜伟新委员认为“各地方要将无障碍环境建设作为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指标”,坚持“通用化、系统化、人性化”的无障碍发展方向,“从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管理维护全过程加强管理,确保无障碍环境建设落地生效。”
而在基层实践的过程中,“明确各级管理主体,制定管理标准”十分重要。王天戈委员呼吁无障碍设施的管理维护要真正做到“事有专管之人、人有法定之责、责有限定之期。”张泽熙委员则建议加强无障碍设施规范化、系统化、实用化建设,“明确管理责任,定期部署专项督查,及时发现整改问题,加大城市监管和行政执法力度。”
很多时候,无障碍设施的管理维护是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常常出现系统衔接的问题,因此实现协同和共享就很关键。姜伟新认为各有关部门应研究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张泽熙则呼吁注意无障碍设施之间的衔接,“党政机关、影剧院、图书馆、体育馆和银行、超市、停车场等与残疾人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场所要实现无障碍区域性贯通。”
关于无障碍设施的法规并不少,为啥管不好?有委员提出不少条款规定多是倡议和鼓励性的,缺少切实有效的惩处措施。对此,沈瑾委员建议“在立法层面加强对无障碍设施的全周期监管”,责任明确、权利对等,建立长效机制,使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管理都有法可依,全面提升城市无障碍服务能力。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无障碍 设施 委员 管理 摆设


马德里上演斗牛表演
汕头海关破获一起特大走私案 涉案固废达20万吨
纪念曼城恐袭一周年
巴基斯坦遭遇高温天气 造成至少65人死亡
中国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完成第16次轮换交接
联合国官员呼吁国际社会拯救加沙地带医卫系统
马来西亚前总理纳吉布接受反腐败委员会问话
从改革地标看中国改革开放40年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