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为历史建筑开列正负面保护清单
上海文化遗产“家底”再次扩容—新增优秀历史建筑426处。至此,上海拥有1058处优秀历史建筑,不仅实现16个区全覆盖,还首次把新中国成立后的建筑----曹杨新村纳入到保护名录。(文汇报6月10日)
沪上的建筑类型丰富,以往列入优秀历史建筑名单的多为古代、近代建筑,但第五批的范围更加广泛,把新中国成立后的建筑,也纳入保护名单,例如建于1951年的曹杨新村,是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国内兴建的第一个居民新村,那里环境优美,房屋实用,设施齐全,为日后全国各地居民新村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沪上许多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陆续在此安家落户,新村承载着重要的历史记忆。和以往比较多见的花园洋房、里弄住宅、工业遗产等建筑类型相比,上海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特别关注百年高校、百年公园、特色民宅,嘉定的“汇龙潭公园”、普陀的“华东师大思群堂”、浦东新区的“郑生官宅”、崇明的“倪葆生住宅”等均列入优秀历史建筑,拓展了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的视野和类型。
确立优秀历史建筑之后,如何加以保护利用,增强市民大众的保护意识,不发生类似巨鹿路那栋有88年历史的建筑遭人为拆除,除实施严格的管理和责任追究之外,当借鉴徐汇区去年实行的开列历史建筑保护“正负面清单”的做法,为优秀历史建筑加上双重“保护锁”。
为历史建筑开列正负面保护清单,此举能让市民看得见、可操作,知道如何从细微处和实际出发去保护历史建筑,懂得在所有的历史建筑中,哪些事可以做,那些事绝对不能做。负面清单中包括明令禁止的事端,如擅自在优秀历史建筑内堆放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的物品,擅自改动优秀历史建筑的外部立面、内部空间及其装饰,擅自改变优秀历史建筑的使用性质、内部设计使用功能,违规开展经营性活动等8类行为;正面清单则包括使用人要维修历史建筑,需找哪个部门,要转让出租,承租人应该履行哪些义务等。‘正负面清单’全部制成牌子,悬挂在历史建筑外,标明电话、注意事项,让居民和路人一目了然,加上地区“网格化”的每天巡查机制,周末汇报,发现情况及时处置,让优秀历史建筑多了一项市民自主保护的责任和意识。
上海作为一个“万国建筑群”的现代化城市,众多的历史建筑,实施政策前置保护,标志城市文明进步和成熟,加上正负面清单形式,通过市民自治和社会监督,可以得到有效保护,把历史建筑保护纳入法律化管理和市民自治的双重保护之下。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历史建筑 保护 优秀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