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绣花”姐妹脱贫记
新华社记者 白佳丽、李京
比丽克孜·沙依木有200多个“绣花”姐妹。每天,她们用灵秀巧手在经纬交织的十字绣布面上穿搭着绣线,每一针缝过,就在脱贫的路上加快了几步。
姐妹们的“大本营”位于新疆岳普湖县的比丽克孜手工十字绣农民专业合作社,这里地处新疆南部的喀什地区,属于我国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农村富余劳动力多,脱贫难度大。
“她们大都是贫困家庭‘主妇’,抽时间绣1个枕头赚60元,一月赚1500元没问题。”比丽克孜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合作社里有180个“走读”姐妹,边照顾家庭边“工作”,还有20多个姐妹“寄宿”,在工厂学技术。姐妹们定期将绣好的花枕、花帽、服饰送到“大本营”,比丽克孜则为她们提供免费的材料、食宿、路费,以及畅通的销路和有保障的工资。
15年前,比丽克孜下岗后在岳普湖县开起一家十字绣小店,2014年,在当地政府和妇联的支持下,成立了合作社。县电视台播出免费的广告,200多平方米合作社里很快涌来100多个女孩参加面试。“当时我就想,脱贫致富的路上要捎上姐妹们。”比丽克孜说。
从一个人的小店,到一群人的事业。比丽克孜开始四处下乡培训,招募“绣娘”。21岁的阿依木莎认识了比丽克孜,那时,初中毕业辍学多年的她,以为照料残疾的父亲,围着一家5口人仅有的7亩地,就是她今后人生的全部。加入合作社工作半年后,阿依木莎为母亲买了一台渴望多年的洗衣机,为家中空置很久的羊圈带来致富羊。不久前,有责任心又细心的她升职为工厂负责人。
比丽克孜这些年来得到了不少政策扶持和各项支持。去年,对口援疆岳普湖县的山东泰安援疆指挥部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建成了1000多平方米的新厂房。
新厂房里建了一个幼儿园,姐妹们的孩子可以在这里接受正规教育。幼儿园现有18个小孩,由当地人社局安排的1名专职教师和2名保育员照料。
合作社的十字绣产品大多销往内地,现在已拥有4个固定“大”客户,去年,合作社收入33万元。很快,比丽克孜的妹妹大学毕业,她将回来帮助姐妹们开起淘宝店,拓宽销路。
比丽克孜与姐妹们的变化是新疆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一个缩影,也是全国脱贫攻坚生动“故事”之一。近年来,新疆因地制宜,将劳动力转化为脱贫致富的生产力。“十三五”期间,新疆将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100万人次。(完)
编辑:秦云
关键词:“绣花”姐妹脱贫记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