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状元笔记”是符号炒作
高考结束后,在网络平台上,“状元笔记”“学霸笔记”再度成为热卖商品。记者调查发现,“状元笔记”“学霸笔记”备受追捧,按科目每科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
“状元笔记”并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它就像一幅存在已久的图画,每年都会被人为地增添一些笔墨。“状元笔记”迎合了部分考生和家长“走捷径”的心态,本质上是一种虚假繁荣的“状元经济”。高考状元承载着普通人对“知识改变命运”的价值认同以及向上流动的心理期望,与高考状元相关的商品因而具有一定的符号属性,成为一些学生和家长追捧的对象。
一份真正的“状元笔记”,凝聚着“学霸”的学习方法、学习经验乃至创新能力。倘若“状元笔记”名副其实,将高考状元所拥有的知识资本进行利益变现,也无可厚非。然而,目前网购平台上的“状元笔记”大多是“赝品”。将一些所谓尖子生的笔记甚至是一些东拼西凑的内容,贴上“状元笔记”的标签进行概念营销,何尝不是一种欺诈?
当下,高考依然是大多数人首选的社会流动路径。通过高等教育实现“向上”,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利益诉求。“输不起”的家长不断激励、鞭策孩子,一刻也不敢怠慢停歇。只要能够帮助孩子提高考试成绩,家长就会使出浑身解数。“状元笔记”迎合了家长们的成功焦虑,让“状元经济”的虚火越烧越旺。
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状元笔记”,消费者要清醒地看待,理性地对待。一方面,“状元笔记”鱼龙混杂,很容易上当受骗,一旦被骗,不仅会造成物质损失,而且也会带来精神伤害。另一方面,学生具有很强的差异性和异质性,“状元笔记”难免会遭遇“水土不服”的尴尬。“状元笔记”缺乏使用价值,就成了寻求心理安慰的鸡肋。
“状元笔记”在网络平台上的走红,其象征性价值远超功能性价值。正是瞅准了考生和家长的微妙心理,一些精明的商家赚得荷包鼓鼓。但是,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不能任由“状元经济”被人为炒作起来。对考生和家长而言,应该更加理性地对待各种“笔记”,浪费几两银子还是小事,耽误了考生的学习时间和复习节奏,才得不偿失。对高考状元,对“状元笔记”,当保持一颗平常心。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状元笔记 高考 家长 符号 炒作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