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12届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十二届全国政协第六十九次双周协商座谈会 十二届全国政协第六十九次双周协商座谈会
确保学生营养改善“好心办好事”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已实施5年,3600多万学生从中受益,吃上“饱饭热食”,计划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但如何继续提升效益,确保“好心继续办好事”,成为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委员和专家们讨论的一项重点。
要监管到点子上,确保“好事”做到位,就要先准确监测和评估效用。胡卫委员说,“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持续、科学的监测评价体系,以了解和掌握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身体素质的变化发展情况,找准政府施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据此提出改进工作的对策建议。”
他还具体设想了这个监测评价体系的运作,诸如制度建设、建立指标体系、制定数据清理和分析方案等。
有了效用的监测基础,还要考量监管本身的难题。“主体责任划分不够明确;基层监管力量不足,手段相对滞后;食堂管理不规范……”胡万宁委员认为,从监管角度来看,影响校园餐食安全的因素普遍存在。
据此,他提出形成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卫计、食药监、工商、物价等职能部门配合,学生和家长等社会监督为补充,学校负责日常管理的“三位一体”监管机制。学校食堂要严格执行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人员培训、留样管理、建立工作日志、完善统计台账、餐饮具清洗消毒等针对性建议。
周锋委员也考虑到了监管主体。他建议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校园餐食供应及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和评估,按照相关法规政策,组织包括社会在内的各方对供餐企业或单位进行检查监督。
厘清主体重要,监管手段也不容忽视。在监督手段方式方面,委员们给出了不同的涉及管理学、高科技的“先进方案”。
戴晓雁委员建议,将“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引入学生餐管理,同时运用“负面清单”和“正面清单”,厘清政府、学校、供餐企业各自的行为边界及权限,加强政府执法监管,社会依法监督。
梁伟华委员提出,搭建“互联网+学生食堂安全”的综合管理云平台,将涉及学生食堂食品安全的一揽子问题,纳入全链条全要素统一监管,对每日、每餐实行全环节闭环式管理,确保校园餐食安全……
评估、监管、改进校园餐食管理,建立完备的“问题发现监管体系”,才能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适应不断进步的需求。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学生 监管 确保 管理 营养


马德里上演斗牛表演
汕头海关破获一起特大走私案 涉案固废达20万吨
纪念曼城恐袭一周年
巴基斯坦遭遇高温天气 造成至少65人死亡
中国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完成第16次轮换交接
联合国官员呼吁国际社会拯救加沙地带医卫系统
马来西亚前总理纳吉布接受反腐败委员会问话
从改革地标看中国改革开放40年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