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去年我国食品进口额近560亿美元 洋品牌大行其道
专家呼吁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必须走品牌化之路
人民政协网北京6月24日电(记者 李木元)记者从6月24日在京举行的2017第六届品牌农商发展大会获悉,目前我国农产品生产总量很大,但优质专用高端产品紧缺较为突出。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介绍,由于对优质专用高端食品需求较大,近年来我国进口食品增速非常快,2016年我国食品进口总额已接近560亿美元,洋品牌食品大行其道。
大会现场
长期以来受农产品供给总量不足的困扰,我国农业发展政策的重心,主要还是提高产量。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很多农产品的生产总量,在世界上都是第一。总量不足的矛盾基本解决,尤其是在过去十多年里,粮食产量实现了十二连增,人民的米袋子日益充盈,菜篮子、果盘子日益丰富,农民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办公室副主任韩俊讲话
“现在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改变。过去是总量不足,现在的主要矛盾属于结构性矛盾——有很多产品供过于求,有一些产品特别是绿色优质生态农产品供给不足。” 韩俊说,近年来,国人不仅到国外抢购奶粉等商品,还从国外大包小包拿回来很多食品,对优质食品的需求漂了洋过了海,这说明,随着快速的城镇化、中等收入阶层的壮大,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对于优质专用高端产品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现在世界上所有的农产品出口国,都把中国看作是它的大市场,排着队等着我国有关部门审批放行。”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会长朱保成作主旨演讲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会长朱保成表示,我国是农业大国,但还不是农业强国,主要表现在农业品牌多而不优。当前我国优质农产品总量偏低,三品一标产品占整个农产品的比重不到20%,加之假冒伪劣农产品充斥市场,这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是有差距的。
朱保成认为,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线。在这样一个关键历史节点,急需大力推进农业品牌化。
朱保成强调,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我国的品牌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传统的品牌战略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产销不衔接、优质不优价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少数地区甚至出现了不在产业发展基础,产品质量上下工夫,而是在品牌建设中务虚工的现象,这迫切要求准确把握形势把握,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强统筹协调,强化政策扶植创新机制,打造一批在国内市场上站得住、叫的响,在国际市场上受欢迎、有竞争力的中国农业品牌。
编辑:秦云
关键词:2016年 农业供给侧改革 食品进口总额近560亿美元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