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大势向好 重在内功——从欧洲央行增持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题:大势向好 重在内功——从欧洲央行增持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新华社记者刘铮、吴雨
欧洲中央银行近日发表声明,上半年共增加等值5亿欧元的人民币外汇储备。
也就在近日,A股纳入MSCI(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指数,“债券通”积极推进,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获得更多国际认可。
“欧洲央行增持人民币储备,是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人民币纳入官方储备货币的进一步确认。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地位的提升,各国对人民币的兴趣和接纳度会逐步增强,关键是我们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曾长期从事外汇管理工作的中国金融40人论坛高级研究员管涛说。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欧洲央行增持人民币,不仅表明中国作为欧洲最大贸易伙伴之一的重要性,也表明欧洲央行对中国经济走势和人民币前景的信心进一步增强。
国际金融危机后,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地位的迅速提升,人民币真正开启国际化进程。2009年国家在上海等地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人民币国际化迈出关键一步。此后人民币国际化进展速度大大超出预期,但在2016年由于人民币汇率波动而放缓。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趋于稳定,外汇储备连月回升。
“虽然人民币国际化在去年遇到一些困难,但总体来看,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没有变。”董希淼认为,中国经济虽然面临困难和挑战,但保持了稳定,出现了积极向好的势头;中国金融的对外开放继续推进,防风险、强监管的措施将从长远上利好中国金融市场。
管涛指出,过去人民币国际化快速推进,有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驱动的因素。而从国际主要货币的历史经验看,汇率双向波动是正常的。现在人民币汇率保持了基本稳定,而且市场逐渐适应了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更加可持续。
纵观世界主要货币国际化的历史,可以发现,这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今年3月份曾表示,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中长期战略,要保持定力,稳步实现目标。要深刻认识到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态势没有变,人民币国际化的市场驱动力没有变,这是人民币国际化最重要的基础和支柱。
要想让世界各国机构和各界人士更乐于接受人民币,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金融产品的丰富必不可少。令人欣慰的是,近来中国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出现了新的积极进展,为今后各国机构和投资者手中的人民币提供了更多可投资的市场和产品,增强了人民币的国际吸引力。
董希淼分析,A股纳入MSCI指数、“债券通”推出,从长期看都将会吸引国际资本持续流入中国金融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形成支撑;而且丰富了国际投资者可投资的人民币计价产品,增加了人民币跨境交易量,将有力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展望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持续推进,需要中国宏观经济转型升级和金融市场改革开放的持续保障。
“经济强,则货币强。”管涛认为,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取决于国内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的进度,关键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稳定健康的中国经济金融,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机构接受和信任人民币。(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欧洲央行 增持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