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英中贸协主席:香港超出了20年前人们的期望
中新社伦敦6月27日电 题:英中贸协主席:香港超出了20年前人们的期望
中新社记者 周兆军
坐落在伦敦金融城的怡和集团办公楼,会议室里挂着一幅描绘19世纪广州码头风貌的油画,还有当时广州十三行的代表人物伍秉鉴的肖像画。在这个充满东方元素的会议室,怡和集团执行董事詹姆斯·沙逊勋爵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他的另一个身份是英中贸易协会主席。
怡和集团的前身——成立于1832年的怡和洋行,在香港早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现在,怡和仍是香港最大的英资财团。沙逊勋爵本人也与中国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他是著名的沙逊家族成员。100多年前,沙逊家族是上海滩的首富,上海的地标性建筑和平饭店即为沙逊家族所建。

“1974年,我第一次到香港。那时,位于香港中环的怡和大厦刚刚建成,是当时香港最高的建筑,也是当时全亚洲最高的建筑。”谈起香港,沙逊回忆起自己的第一次香港之旅,“那时候我是一个年轻人,来到一个令人兴奋的地方。我没有想到,40年之后,我加入怡和集团担任执行董事,服务于这样一家与香港有深厚历史渊源的企业。”
目前,怡和集团在香港涉足广泛业务,包括酒店、房地产、超市、医药、建筑和汽车经销等,也是香港商业区最大的业主之一。沙逊表示,“香港依然是怡和最重要的基地,过去20年,怡和在香港的收益是巨大的。怡和的发展历程是香港保持繁荣并且不断壮大的最好例证。”
“今天的香港,超出了20年前人们的期望。”他认为,香港比20年前更有活力,更有竞争力。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香港对世界各地的人才比过去更有吸引力。
沙逊曾经担任过英国财政部商业大臣,20年前,他听到不少英国企业忧虑的声音,担心香港回归之后经商环境改变。“20年过去了,毫无疑问,香港依然是一个做生意的好地方。”沙逊指出,衡量香港的一个客观指标是每年发表的全球竞争力排名,香港每次都名列前茅。

沙逊表示,香港回归20年来的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功。从“一国”的角度来看,回归之后,香港获得来自中国政府的强大支持,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更加稳固。同时,香港也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更多贡献,比如在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和人民币国际化方面,香港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在‘两制’方面,香港保持了过去的法制体系,依然是基于普通法的法律框架,这对稳定外国企业对香港的信心是很重要的。”沙逊说。
作为英中贸易协会主席,沙逊一直在关注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英中贸易协会两年前就开始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解读,并开始编写了每年一期的《“一带一路”指南》系列丛书,向会员企业介绍这一倡议的基本内容。
“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香港的新机遇,众多英国企业和金融机构也非常希望参与其中。”沙逊表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融资、保险、项目管理、会计和法律咨询等业务,都是英国企业最擅长的领域,而英中两国在这些领域的合作,香港是一个“超级连接器”。作为两大全球金融中心,伦敦和香港的联系非常紧密,也将共同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
沙逊笑着向记者抱怨香港特区政府的“挖墙脚”行为,他的长期助手、英中贸易协会前总裁傅仲森(Stephen Phillips)在今年5月被香港特区政府任命为投资推广署署长。“他现在是香港政府中职位最高的外籍公务员之一,我们很遗憾失去了一个优秀的总裁,但是这也说明我们和香港之间的联系多么紧密。”
谈到香港的未来,他表示,无论是从怡和集团的角度还是从英中贸易协会的角度,都非常看好香港的前途,期待香港继续蓬勃发展。
沙逊说:“20周年是一个时间点,人们会通过媒体看到香港各种各样的精彩故事。但这个时间点也在提醒人们去思考,如何经营香港才能继续讲述精彩的故事。”
编辑:曾珂
关键词:英中贸协主席 香港超出了20年前人们的期望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