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7全国政协十二届二十二次常委会议>大会发言 大会发言

钱克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推进“双向开放”

2017年06月27日 17:55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DSC_4754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推进新一轮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双向开放”——钱克明常委的发言

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深入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还面临一系列问题与挑战:

一是国内营商环境须进一步优化。企业经营成本快速上升,制约民营企业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问题还没很好解决。据世界银行《2017年营商环境报告》,在190多个经济体中,中国营商环境排名第78位,不仅与亚洲“四小龙”有很大差距,比墨西哥、秘鲁、智利也要落后20多位。虽然这一判断不一定很科学,但也足以引起高度重视。

二是市场准入水平须进一步提高。首先是外资准入方面还存在一些限制,如金融、电信、教育、医疗等服务领域,与加入世贸组织时的开放水平相比无明显提高。由于内外综合因素影响,“十二五”期间我国吸收外资年均增长仅34%,低于全球5%的增速,2016年进一步降至14%,今年形势仍不乐观。其次是进口限制仍偏多,进出口发展不平衡,顺差长期偏高,境外消费持续升温。

三是“走出去”面临新挑战。近年来,以“新自由主义”为共同思想基础的全球化出现分野,美国要求“公平贸易”,欧盟主张“对等开放”,新兴国家尚未形成共识,广大发展中国家缺乏话语权,国际经贸规则面临变革。全球民粹主义上升,保护主义抬头,恐怖主义泛滥,我国面临贸易战和对外投资的风险增加。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我们要落实好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新一轮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双向开放”,建议从三个方面着力推进:

一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推动“放管服”和商事制度改革,加快流通现代化建设,切实降低企业税费、物流及制度性成本。拓展自贸试验区压力测试的广度和深度,加快成熟经验的复制推广,加强改革的系统集成。对标国际高标准,推出一批“标志性”开放新举措,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强环境、劳工权益、竞争政策、知识产权等立法执法工作。尽快颁布《外国投资法》和全国版本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建立统一高效的内外资法律法规体系。

二是“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引进来”的成果与“补短板”的需求相结合。加大新一轮高水平招商引资力度,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增加瓶颈技术装备、稀缺资源及部分优质消费品的进口,加大服务出口支持力度,改善贸易平衡。科学把握外汇储备管理与对外投资关系,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大方向,引导企业通过对外投资获取技术、资源、品牌、市场,培育一批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主体。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和区域发展战略,统筹布局、协调推进经济技术开发区、自贸试验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打造一批支撑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高地,形成以我为主的区域价值链和全球供应链,进一步完善“双向开放”战略布局。

三是积极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新秩序。秉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以平等为基础、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的全球经济治理观,兼收并蓄“自由贸易”“公平贸易”“对等开放”等主张,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周密谋划新体制、审慎推出新规则,尽量缓和地缘冲突、降低战略损耗。建议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召开为契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由双边向多边拓展、由项目建设向规则制定和机制建设提升。

编辑:周佳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