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滥捕影响生物链平衡 业内人士揭萤火虫买卖“生态危机”
调查动机
今年入夏以来,关于萤火虫的新闻频频出现,其中就包括各种反对买卖萤火虫、抵制萤火虫商展的声音。一只小小的萤火虫缘何引起社会关注?其背后究竟存在哪些问题?《法制日报》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家。
千百年来,杜牧的这首《秋夕》令许多人油然生出“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感觉,他们记忆里都藏着一副夜晚到来萤火虫临空飞舞的画面。如今,这样的画面却越来越难得一见。
萤火虫不仅是夏日一道风景,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副教授付新华是我国第一个萤火虫博士,发现并命名了多种萤火虫。他认为,大量捕捉萤火虫会破坏当地的食物链,影响生物多样性。“萤火虫幼虫捕食蜗牛和分解小昆虫的尸体,而蜗牛吃菜叶和杂草,一旦前者大量减少,会造成生态失衡”。
萤火虫保护志愿者也在一封公开信中援引研究萤火虫12年的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学燕的观点提到,萤火虫是处于生物链“金字塔”底层的昆虫,它们捕食蜗牛、鼻涕虫、萝卜螺等小生物,可抑制它们危害植物,同时又会被高一级的动物捕食。它们的种群减少和灭绝,会产生连锁反应,使“金字塔”松动,甚至对顶层生物造成影响。
志愿者通过查阅各种资料发现,关于萤火虫的各种商业展览还会带来外来物种入侵、疫病传播的风险。处于相同生态位的外来萤火虫,一旦逃逸并有幸存活下来,势必会对本地萤火虫造成威胁。同时,外来萤火虫还有疫病防控的风险:跨地引进可能造成寄生虫、病菌等病虫害传播,零距离接触可能对游客的安全带来威胁。
正是基于萤火虫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及外来物种入侵的影响,今年入夏以来,围绕萤火虫保护风波不断,萤火虫的生存困境也为更多的人知晓。
一场商业活动引发质疑
今年5月底,江苏某地曾发布“萤火虫之约”活动消息,计划放飞数万只萤火虫。在遭到志愿者质疑后,主办方随即出示一份虫源地供货商提供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以表示萤火虫系合法引进。然而,经志愿者初步了解,目前国内并无萤火虫的检疫标准,2016年7月1日后所有的检疫证明均使用机打电子版。
不久前,志愿者就这份由萤火虫养殖场提供的动物检疫证明的真假及出处,向虫源地宁都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有关负责人反映。
有关部门给志愿者的回复称:“据调查,你们所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
“具体情况为:我县基层动物防疫检疫站工作人员于2015年至2016年上半年就萤火虫曾出具过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但在2016年7月1日以后,对跨省调运动物全部实行电子出证后,发现我县黄陂和梅江两镇基层站对萤火虫出具检疫合格证明,我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及时进行口头通知,予以停止。经对出证人员了解,萤火虫经营人员在报检时称为人工养殖,由于检疫人员对法律法规的误读,参照蜜蜂的检疫程序对萤火虫进行检疫并出具检疫合格证明。至于2016年7月1日实施电子出证后,还多次持手写检疫证明办理萤火虫运输,据调查,宁都县小布镇梦之恋萤火虫养殖场现已停止养殖及经营,法定代表人何某某也已外出打工,为此,检疫证明的来源渠道目前尚未得到证实。”
公众萤火虫保护意识薄弱
为了进一步了解有关情况,记者就公众萤火虫保护意识、萤火虫买卖、萤火虫商业展等问题进行了实地采访。
在记者随机采访的近百名市民中,有53名市民表示听说过萤火虫买卖,11人表示自己曾经买过萤火虫活体或者是参加过萤火虫商业展,只有4人了解萤火虫买卖的危害。
“之前电商平台上有很多卖萤火虫的,只要搜索‘萤火虫活体’,就可以弹出上百个卖家。不过,现在好像都没有了,都变成了仿萤火虫灯或者是其他昆虫。”北京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我一般是买几只装在罐子里给我女儿玩,然后顺便买几只点缀一下房子,晚上不开灯,家里可以弄得挺漂亮的。”
记者问陈女士,“你知道买卖萤火虫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吗”?
陈女士一脸茫然,表示并不知情,“我觉得应该不会吧,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几只萤火虫就能够影响环境?再说了,萤火虫是昆虫,想必昆虫的繁衍速度很快,就像苍蝇和蟑螂一样,永远也抓不完”。
“我知道萤火虫其实放两天就会死,但是这是正常的啊,哪有不被人养死的宠物或者昆虫,我觉得这很正常,没什么很大影响。”陈女士说。
组织者称段子手忽悠公众
经过多方打听,记者采访到了曾经组织过萤火虫商业展的贺廷(化名)。
三十多岁的贺廷告诉记者,“我有一次做萤火虫商业展,通过网上电商平台购买了1万只萤火虫,花了将近两万元。快递单上显示江西发货的,但是寄到河北很多都死了”。
“其实所谓萤火虫商业展就是现场放飞萤火虫,就像放烟花一样,就是看一瞬间的美丽与震撼。当时在会场放飞完后,我们发现,过了不到三个小时,放飞的萤火虫几乎全死了,地上全都是萤火虫尸体,当时没想到会死的那么快。”贺廷说。
记者问,为什么会考虑用萤火虫来“助场”?贺廷告诉记者,“投入成本低啊,比起请明星到场便宜多了。而且形式很新颖,很多人都没亲眼看过萤火虫长啥样子,更没看过萤火虫放飞,想想那么壮观的场面,谁不愿意来凑个热闹?我们之前也是看到其他的活动用了萤火虫,效果还不错,可以吸引很多年轻人”。
谈到萤火虫商业展的负面影响时,贺廷不以为然。“中国地大物博,还怕没有萤火虫?区区几万只萤火虫对生态哪会有那么大影响。说什么对环境有影响都是网上的段子手忽悠人的,故意不让商家卖萤火虫。”贺廷说。
随后,记者又采访了参加过萤火虫商业展的小刘。
小刘今年22岁,在北京理工大学读大三。酷爱学习的小刘参加完萤火虫商业展后颇受触动,于是在网上查阅了大量资料。
“我之前听同学说过萤火虫商业展活动,最近特意去天津参加了一场。”小刘告诉记者,“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丽、壮观。也可能是我运气不好没碰上好看的场次吧。”
谈到萤火虫买卖背后的危害时,小刘说:“肯定会造成很大的损失,不仅是损失了几万只萤火虫,对整条生态链、整个生态网都会造成严重影响。就像‘蝴蝶效应’一样,看似是几只昆虫的死亡,或许牵动着整个生态系统。”
商业展是买卖原始驱动力
今年以来,志愿者在抵制萤火虫买卖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淘宝网发布了《关于野生活体萤火虫的禁售管理公告》,并注明,“由于萤火虫人工养殖的业态不明,相关养殖证管理制度也较为地方化,淘宝网对此并无确切的审核能力。因此,若卖家声称其为人工养殖产物,淘宝网不予认可,视为野生产物处理”。
记者在淘宝网上使用不同关键字进行搜索,未发现销售萤火虫的商家。
此前,在线销售萤火虫在萤火虫买卖链条上占据重要地位。
付新华在《2016中国萤火虫活体买卖调查报告》中提到,2016年在淘宝网上经营买卖活体萤火虫的网店已经达到了49家,较2015年增加28.9%,已经形成了非常完整的“活体萤火虫捕捉收购线上交易线下大量批发配送景区或公园内萤火虫放飞”产业链条。
商业展则是萤火虫买卖的原始驱动力。
萤火虫生态线志愿者萍曦向记者提供了2016年各地萤火虫商业展名单,其中提到,“2016年全年,萤火虫生态线的志愿者不完全记录了全国各地区举办萤火虫展览的活动121场。每一场活动的背后,涉及的萤火虫数量平均每场一万只。保守估计,全年约有121万只萤火虫因各类展览活动而死亡”。
“萤火虫的数量在逐步减少。有个非常直观的数据就是,捕捉萤火虫的人抓到的萤火虫数量越来越少了。”萤火虫生态线联合发起人岳桦说,“捕捉萤火虫的人最开始那几年一天能抓好几千只,一晚上花上几个小时就行了。现在一晚上也就能抓几百只。”(记者杜晓 实习生涂陈昊)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萤火虫 买卖 记者 商业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