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警惕校园伤害新苗头

2017年06月28日 14:47 | 作者:梅明蕾 | 来源:长江日报
分享到: 

牙签弩,一种风靡全国中小学校园的玩具,有弩之外形,巴掌大小,却一样可发射“利箭”,这“利箭”便是普通的牙签。不要小看它的能量,其射程超过15米,发射时牙签甚至能穿透易拉罐,射入石膏板,击穿一厘米厚的瑜伽垫。

由于包括牙签弩在内的这些攻击性玩具(如仿真飞镖、玩具钢珠枪、激光笔等)不断造成伤人事件而引发社会和家庭关切,这些玩具的售卖行为已遭到禁止。但不久前,它们还公然摆放在学校旁边的文具店里且生意兴隆,网上交易更畅行无阻;即便在遭遇围追堵截的当下,在某些中小学校的近旁,有心人仍能淘到牙签弩现货;更换关键词搜索后,也可在淘宝上搜出几家销售牙签弩的网店。

也许,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进一步分析,买与卖,到底哪一方在先?按照一般的市场逻辑,有需求才有供给;但除了最基本的刚需,人类更多的需求(如奢侈品一类)则是由自己发明创造出来。回到牙签弩上,商家之所以面向学校大力兜售,不排除两方面可能:既看到校园内的畸形需求,进而有意为盈利作些诱导。在这里,供需双方并未截然两分,他们在同一个大环境下走到了一起。

校园伤害或暴力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印象中较早(近二十年前)见诸报端的是校园中的“擂肥”,即高年级学生仗着自己的身体优势向低年级学生勒索财物,一时竟然成风(否则也不会引起媒体关注)。都是未成年人,学校和家庭都拿不出更有效的法子加以治理,所以时至今日,非但难说“擂肥”已然绝迹,更有暴戾的不断升级。数日前网上又热传校园伤害事件:只为争风吃醋,十几岁的少女邀集同伙,竟对自己的同龄“情敌”痛下狠手,她们令对方全裸,并殴打、蹂躏,竭尽百般凌辱。就是我们这样的过来人也闻之心悸。坦白讲,这样的场景我听来并不感陌生,显然之前在网上流布过多次。或者说,作为一个语词、一个概念,“校园伤害”或“校园暴力”已生生地明晰起来。

现在校园周遭居然出现了这样的新鲜买卖,说是玩具,既非益智,又不怡情,好歹聊作消遣,却要以流血为代价。说其是校园伤害的一个新苗头,似乎也差不到哪里去。所以社会各部门引起应有的重视并实行切实管理(制),实乃不言而喻的事。

此外,我们似乎尤应在更深远的背景下审视这一切:现有的成人世界和世风给了这些花季人生怎样的潜移默化?围绕着未成年人的商家时时在作出怎样的义利之选?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对孩子们自然是“爱”字当头,但如何将“爱”的教育贯彻实行,却大有探索的空间。我们不能指望有关方面一次性地提供有效的操作指南,但面对孩子的当下和未来,方向性的纠偏则一刻都不可缺失。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校园 伤害 牙签 新苗 苗头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