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中国调整地方大员政绩“算法” 三大改革挤GDP水分
中新社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 周锐)日前召开的中央深改组会议,通过三项重要改革,对地方大员政绩的“算法”进行了调整优化。
从经济总量看,未来各地的GDP数据不再“自说自话”,而将在中央层面统一核算,以提升数据质量。与此同时,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以及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推行,将让依靠违规举债“刷政绩”、依靠压低环保门槛拉投资等行为从制度层面得到遏制。
经济增长:从地方各自算到中央统一算

不同于地方GDP由国家统一核算这一国际惯例,中国的GDP目前采取分级核算体制,这让地方有了干预数据的可能。而此前以GDP为导向的政绩观下,不少官员会想方设法在地方数据上“添砖加瓦”。
中国官方数年前曾推行“联网直报”这一重大改革。改革后,相关的数据不再层层上报到中央,而改由市场主体直接通过网络系统一站送达国家统计局,从而减少数据在报送过程中受到的干扰。
不过,在分级核算体制下,中央和地方“数据打架”的情况屡屡出现,一些省份更是出现数据造假问题。国家统计局则是间接通过“财政收入”等难以作假的指标,对地方经济数据进行交叉验证,挤出其中的水分。
虽然数年前,GDP统一核算改革就已进入人们视野,但由于涉及到各地利益,改革推行起来并不容易。
此次深改组通过《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方案》,意味着官方已经排除阻力,下定决心用统一核算的方式更加准确的体现地区经济增长的规模、结构、速度。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议还通过《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办法》,进一步提升了统计造假的成本。
债务压力:编制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摸清家底

近年来,地方债务问题一直是西方唱空中国的重要理由。虽然中国债务问题与欧美相比有本质的不同,但相比于G20中的大多数发达国家,中国并没有官方编制的国家资产负债表。
深改组此次通过《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方案》,意味着官方未来有望通过这张表格,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中国企业、政府、住户等常住机构部门所拥有资产负债的规模、结构。
除了摸清家底,编制完成表格还将成为各方评价政府信用和监督政府行为的重要依据。在资产、负债通过表格清晰呈现的情况下,地方发债“软约束”局面有望得到改善,不计风险、不顾效率的举债行为有望得到遏制。
生态成本:自然资源资产纳入离任审计
伴随着环境问题日趋受到关注,一直有声音呼吁官方以更直观的形式,呈现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变动情况,从而体现经济增长中的环境成本。
近年来,中国多地围绕着建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进行了探索,希望通过这一张表格,体现一个地区年度内、规划期内、政府届内或领导干部任期内的自然资源资产的变化及使用等情况。
经济学家郑新立表示,建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可以对自然资源衰减的情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方便自然资源衰减以后建立一个补偿机制。国家统计局更是将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定义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制度建设。
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完成的一张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为例,该表有三个部分组成,首先是资产类,包括由土地、水等自然资源资产;第二部分是负债类,包括资源耗减、环境损害和生态破坏;第三部分是资产负债差额,让人们直观地看到了发展所付出的资源资产成本。
在各方围绕着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探索持续深入的情况下,此次深改组通过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暂行规定》,意味着官方把自然资源的损耗情况正式纳入官员政绩评价体系。
在上述一连串的改革后,数据造假、违规举债、环境污染等“水分”将被一一从官员政绩清单中挤出。从长远来看,更加准确的经济数据、更加详实的财务数据以及更加直观的自然资源数据有望成为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地方 政绩 GDP


火星沙尘暴消退 失联近四个月的机遇号或将复活
智利一座火山出现活跃迹象 熔岩照亮火山口
第73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开幕
欧盟将设立维持与伊朗进行合法贸易的机制
晒丰收
首届“一带一路”国际海洋城市文化摄影周大连开幕
新疆博物馆举办“尼雅考古30周年成果展”
史上最危险龙卷风旧照曝光 末日景象惊心动魄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