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7香港回归20周年>要闻 要闻
大数据“揭秘”香港特区20年施政报告
新华社香港6月28日电 题:大数据“揭秘”香港特区20年施政报告
新华社记者 周雪婷 颜昊 殷晓媛
1997年至2017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历任行政长官共发表了20份施政报告,累计近45万字。记者借助人工智能程序对每一份施政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更加宏观地了解到这20份施政报告的精髓。

经过分析发现,总体上说,“发展”和“经济”是行政长官施政报告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遥遥领先其他词汇。随着香港与内地交流合作的不断深入,20年间“内地”一词在施政报告中不断被提及。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热词新词也不断出现。
“发展”理念贯穿20年 经济政策护航“东方之珠”
回顾20份施政报告,“发展”两字被提及2000多次,足见特区政府对发展的高度重视。在施政报告中提出的新经济政策、大型基建项目、增加公共开支等都保证了香港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业发展是香港的命脉。施政报告推出的一系列金融政策不断巩固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亚洲金融风暴发生后,1999年的施政报告即指,特区政府实施了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使香港不再靠资产价格暴升带动经济复苏。
在2003年的施政报告中,特区政府提出使香港作为国家首选的集资中心的定位;之后特区政府又通过修订上市规则、实施人民币新业务、设立金融发展局等相关措施推动金融业不断发展。
特区政府还通过兴建大型基础设施为香港的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2007年的施政报告提出,特区政府一次性策划推动10项大型工程,包括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开发河套、西九文化区等。
20年来,香港特区政府不断增加财政拨款扶持香港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的发展。从第一份施政报告中提出的中小企业信贷计划,到2001年为中小企业成立的总承担额为19亿港元的基金;从2010年设立的支援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平台,到2016年的20亿港元的创科创投基金……截至2016年12月,香港中小企业约有32万家,占香港商业单位总数98%以上,为近130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
施政报告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有力地保障了香港经济不断发展。截至2017年3月,香港财政储备约9360亿港元,为过去20年最高。20年来,港股市值由3.2万亿港元增加至27.9万亿港元,港交所上市公司数目由619家,增至2020家……在环球竞争激烈、区内经济发展迅速的形势下,在特区政府“适度有为”的施政理念下,香港经济发展步伐稳健。
“内地”出现频次不断增加 两地交流合作不断深入
回顾20年的发展,香港与内地区域性经济合作不断加强,施政报告中“内地”两字不断被提及,国家的发展规划、经济政策与区域合作理念也不断被纳入施政报告。
2003年,香港与内地共抗“非典”疫情,香港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2004年的施政报告回顾,香港与内地推出一系列措施帮助香港走出困境:中央扩大内地居民赴港“个人游”,带旺香港的消费市道;《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推动了香港与内地利用制度性安排的经济全方位合作;中央同意香港的银行经营个人人民币业务及提供清算安排……这些举措给予了香港极大的信心,让香港经济重焕活力。
从施政报告可以看到,2004年后内地与香港的合作不断升级:2005年,特区政府简化内地企业来港经营的程序,部分口岸实现24小时通关;2006年,香港全面配合人民币国际化业务,允许香港进口商以人民币支付从内地的直接贸易进口,以及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2010年,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成立;2016年,特区政府成立“一带一路”办公室并扩大驻内地办事处的网络。
正如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在2017年施政报告中所说,面对内地的高速发展和国家的优惠政策,特区政府和香港社会将用好“一国两制”的独特双重优势,以经济发展之力,行改善民生之策,同时亦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热词新词不断出现 香港与时俱进
分析发现,2012年后,施政报告中出现越来越多体现施政理念的新词汇。这些新词汇有的关乎民生,如“官方贫穷线”“长远房屋策略”;有的紧跟时代潮流,如创新及科技、“一带一路”等。新政策背后的新理念,让香港的发展与时俱进。
在2013年的施政报告中,特区政府首次提出并制定了“官方贫穷线”,以勇气和决心面对贫穷问题。这条“贫穷线”以家庭月收入中位数为标准,量度香港整体贫困情况,协助政府制订政策并评估政策成效。此后,施政报告先后推出“长者生活津贴”“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等扶贫政策。2015年,香港的贫困率维持在7年来的低位,贫困人口连续第三年低于100万。
“解决房屋问题,是本届政府的首要任务。”2013年梁振英在他上任后发表的第一份施政报告中说。为此,特区政府不仅在短中期增加资助房屋供应,更首次制订长远房屋策略,成立了“长远房屋策略督导委员会”。
在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腾飞的时代背景下,特区政府不断求新求变,创新及科技、“一带一路”、亚投行等词汇被相继纳入施政报告。
2014年的施政报告提出,特区政府将设立统筹、协调、支援和配合香港创科事业发展的创新及科技局(创科局)。仅一年的时间,创科局与港科院先后成立。世界顶尖科研机构纷至沓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香港设立全球第一个海外研究中心,麻省理工学院宣布在香港成立首个海外创新中心。
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2016年的施政报告推出一系列与“一带一路”有关的政策,包括推出“一带一路”资讯网站,增加“特定地区奖学金”的名额,吸引“一带一路”地区的学生来港升学,成立“一带一路”督导委员会及办公室等。今年6月,香港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的新成员。
2017年,香港迎来回归祖国20周年。20年来,用施政报告的话来说,“香港曾走过崎岖不平的路”;但近年来,“香港经济温和增长,通胀持续回落,政府财政稳健”。特区政府通过施政报告推出的一系列措施,确保了香港的繁荣稳定,使香港这颗“东方之珠”风采依然。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大数据“揭秘” 香港 20年施政报告


英国鸣礼炮庆贺小王子诞生
史上首位虚拟球童诞生 患病小球迷实现梦想
土耳其5.1级地震已致39人受伤
3名中国游客在埃及北部车祸中遇难
雅典市出任“2018年世界图书之都”
马克龙展开访美行程
我国首次深海考古调查发现第一个文物标本
多伦多市政广场降半旗悼念汽车撞人事件遇难者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