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7香港回归20周年>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三趟快车”承载内地香港情
新华社杭州6月30日电(记者魏一骏)在杭州乔司编组站下行场的一个角落里,“供应港澳三趟快车乔司服务站”的牌匾默默地立在那里。“当年,这个不起眼的角落每天可是忙得很呢!”乔司站货检车间值班主任吴剑利说。
一声汽笛响,快运专列进香港。
“1962年,当时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和铁道部为适应供应港澳鲜活商品‘优质、适量、均衡、应时’的要求,开创了编号为751、753及755的三趟快车。”吴剑利说,浙江和其他沿线各省的外贸部门共同合作建立了服务站,为的就是给“三趟快车”的开行保驾护航。
与一般的货物列车不同,“三趟快车”运送的都是鲜活物品,尤其是家禽家畜,因此对运输条件的要求非常苛刻。“为此,铁路部门研制了专用的家畜货车,现在已经广泛使用的机械保温车,最早基本只能在‘三趟快车’上看到。”乔司站调度车间副主任郭灿根说。
“在长途跋涉过程中,家畜家禽发生减重或病死的情况在所难免,仅有硬件的保障是远远不够的。”乔司站运转车间值班主任钱俊对此深有感触。
钱俊回忆,那时候,由上海始发的82753次列车每天都会固定接入下行场7道,在乔司短暂停留的时间里,需要完成机车换挂、车辆检查、鲜活物资上水上料等一系列技术作业。“每次紧张有序地完成所有流程,看着列车继续向香港出发,我们才长舒一口气:今天班上最重要的一个任务顺利完成了!”
“三趟快车”将香港同胞的命运跟内地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数十年的运营时间里,无论春运高峰,还是遇到大雪、洪涝等自然灾害,这趟被港人亲切地唤作“生命线”的列车从未中断。
据乔司站的“老铁路”回忆,除了牲畜外,鲜鱼、黄鳝、大闸蟹、蔬菜、鸡蛋等各类副食品都曾搭上过“三趟快车”。鼎盛时期,上车一看就仿佛进入了菜市场。
“上海始发的这趟列车有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编组主要以牲畜车为主,尤其是江浙一带出产的生猪,很受香港同胞的欢迎,而牲畜车厢的异味也给我们出了个难题。一到夏天,那股味道更是让人却步。”吴剑利说,“但和那些在车上的押运员比起来,我们工作的环境可以说已经好很多了,还有什么理由不去把这项工作做好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三趟快车”的开行也在悄然发生变化。20世纪90年代开始,公路运输开始蓬勃发展,对港物资的运输方式也日趋多元化。受到公路运输的冲击,“三趟快车”的货运量开始逐年下滑。
“老铁路”们已回忆不起“三趟快车”正式取消的具体时间了。曾经辉煌的“三趟快车”就这样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如今,沪港旅客列车依旧准时出发,乔司站只是漫长旅程上的一个途径点,列车呼啸着从站场穿过……
就在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前夕,正在建设的广深港高铁传来喜讯——香港段工程已完工九成,并预计在2018年通车。
“到那时候,从全国各地乘坐高铁列车就能直达‘东方之珠’,香港与内地之间的联系将变得更加紧密,更加便捷。”乔司站站长周根海说。(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三趟快车”承载 内地香港情


英国鸣礼炮庆贺小王子诞生
史上首位虚拟球童诞生 患病小球迷实现梦想
土耳其5.1级地震已致39人受伤
3名中国游客在埃及北部车祸中遇难
雅典市出任“2018年世界图书之都”
马克龙展开访美行程
我国首次深海考古调查发现第一个文物标本
多伦多市政广场降半旗悼念汽车撞人事件遇难者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