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7习近平出访俄罗斯德国>要闻 要闻
当初的预言成真了 ——俄罗斯友好人士盛赞中俄关系

主题为“一带一路 同心同桥”的第八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式文艺晚会日前在黑龙江省黑河市举行,中俄演员同台表演,展示出中俄文化交流互鉴的美好愿景。图为俄罗斯蓝陶瓷艺术团演员表演舞蹈《欢乐的节日》。人民视觉
4年前,当习近平作为中国国家主席对俄罗斯进行首次国事访问时,还有很多人问:Who is XI?塔斯社副总编辑马拉特·阿布哈京当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预言:用不了一年,习近平的名字就会传遍俄罗斯的每个角落!
4年前,习近平访俄时,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曾作了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演讲。全程担任俄语翻译的阿列克谢·阿列克萨欣教授当时预言:汉语将热起来,俄中关系将进入新阶段!
两年前,俄罗斯联邦财政金融大学教授弗拉基米尔·列梅加,曾向本报记者预言:“虽然现在还不是所有人都能意识到‘一带一路’倡议的伟大之处、对于俄罗斯的意义,但我可以告诉你,这些人很快会被震撼的。你等着!”
时值习近平主席再次访俄之际,本报记者设法联系了上述3位“预言家”,对他们进行了独家采访。他们当初的“预言”依据是什么?他们的“预言”是否成真?面对中俄未来,他们又有什么新的“预言”?
阿布哈京——
“我们迫不及待地期待习主席的来访”
“是的。习主席第一次来访(俄罗斯)的时候,知道这个名字的俄罗斯人并不多。大部分俄罗斯人只知道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中国领导人。我当时就说,用不了一年,习近平的名字就会传遍俄罗斯的每个角落。”
阿布哈京,塔斯社负责国际新闻的副总编辑,坐在他位于特维尔大街的办公室里,回想着当初的情景。
那是4年前,201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这也是他就任中国国家主席后的首次出国访问。此时,距中共十八大召开过去4个月。
阿布哈京是在带着报道团队采访十八大时,第一次见到了习近平。“他不但是一位立场坚定的政治家,而且性格坚韧、思想睿智。”这是阿布哈京的第一印象。
2013年3月,习主席访问俄罗斯期间,接见了俄罗斯汉学家代表。阿布哈京是其中一员,与习主席有了直接交流的机会。
“我提出的问题都得到了习主席非常真诚、直率的回答。这更加深了我对他的第一印象。”阿布哈京说。“他有那样一种魅力,自然而然就能让对方凝神倾听。”谈到中国梦,习近平讲得真诚投入,感染了现场的人们。
“看看今天,俄中两国关系越走越近,两国领导人在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平台上对话频繁,政治交流密切,经济合作拓展,在国际舞台上共同发声,隔几天就有一条大新闻。俄罗斯人越来越熟悉这位中国领导人。”
2015年,习主席再度来俄,与俄罗斯人民共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这让俄罗斯人铭记在心。“那次访问两国领导人还就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签署了重要文件。在俄罗斯人眼中,习近平是伟大邻邦的领导人,也是普京总统的好朋友。”
俄罗斯与中国这几年来取得了许多成就,阿布哈京对此的评价是:“成果令人满意”。“莫斯科—喀山高铁、田湾核电站等大型合作项目非常值得期待。两国的人文交流也明显扩大。在莫斯科的书店里已经能够找到唐诗、莫言小说等许多中国文学作品。”
阿布哈京感到荣幸的是,塔斯社出版了精装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分社也在非常积极和及时地报道中国新闻。
他透露,对于习主席即将访俄,塔斯社已制订了庞大的报道计划,“我们迫不及待地期待习主席的来访!”
阿列克萨欣——
“他拨动了俄罗斯人的心弦”
“那次演讲太精彩了。很多细节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虽已古稀之年,但阿列克萨欣教授精气神十足,一张口,大嗓门,透着兴奋。
教授提到的“那次演讲”,发生在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主席访俄第二天,专程来到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在那里向学校师生做了一次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演讲。
那次演讲,是习近平担任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出访进行的首场演讲,也成为习近平国际演讲的名篇之一。他对世界形势的判断与主张,对中俄关系的期待与构想,对中国梦的首次国际阐释,引起世界关注。一些重要观点,如这个世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 “一个高水平、强有力的中俄关系,不仅符合中俄双方利益,也是维护国际战略平衡和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保障”,等等,更在此后被反复提及和重视。
作为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汉语教研室主任、语言学博士,阿列克萨欣是这场演讲的俄汉翻译。
因为“实在太精彩了”,阿列克萨欣后来在教学课上,还将演讲全文作为学习汉语的范文,并把其中的精彩片断,让学生进行会话或翻译练习。
“他拨动了俄罗斯人的心弦。”阿列克萨欣回忆起那些精彩名句,感慨良多。
那次演讲,也极大地推动了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和一些中国高等院校的合作,在青年学生中还引发了“汉语热”和“俄中关系研究热”。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里,就有大约500人在学习汉语、研究中国。阿列克萨欣还告诉记者,汉语将在2020年成为俄罗斯高考中可供选择的5门外语之一。“这方面,我也是积极的推动者。”阿列克萨欣毫不掩饰地自豪,“俄中两国事业的未来在青年。”
列梅加——
“俄中两国经贸合作会有更多务实之举”
“你等着!”拿着两年前刊登着这句“霸气”预言“一带一路”会让人“震撼”的报道,列梅加教授提及当年往事,笑容里写着一句话:怎么样,等到了吧!
上世纪80年代初,列梅加作为苏联第一个对中国进行访问的经济学家代表团成员,首次踏上中国的土地。那一次,他亲眼看到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目睹了中国城乡的蓬勃发展。回国后,他写了不少分析评述中国发展的文章和著作,研究中国经济改革中的问题。也正是基于对中国的了解,在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后,他敏锐地认识到,这是一个伟大的构想,对俄罗斯,对欧亚地区,对世界,都会带来正向的效益。
而令他欣慰的是,从最开始的不了解,到现在,俄罗斯学术层面和民间层面,对“一带一路”有了更多的认识,也有了更多积极的意愿。
列梅加告诉记者,现在在俄罗斯,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各种信息非常丰富。特别是在今年5月,中国成功举办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之后,俄罗斯社会各界对此产生了深厚的兴趣。
“现在俄罗斯围绕‘一带一路’的主题举行了非常多的各种层级的会议、讨论。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并积极参与其中。”
列梅加教授另一个身份,是俄罗斯工业企业家国际大会下属与亚洲国家商业组织协作协调理事会主席。他告诉记者,两年前,理事会就创建了针对“一带一路”建设的专门咨询理事会。为了让更多民众了解到这一重要倡议的实质,他们组织了俄罗斯一些重量级专家学者,宣讲并与中国的专家讨论这一议题。他们的共识是,“普京总统提出的创建大欧亚伙伴关系的倡议,与中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很多契合点,理念、想法都很一致。它们相互紧密关联,应该向其中注入更多实际内容”。
从政府到学术界到企业界,在俄罗斯,围绕如何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这两年的讨论越来越多,共识越来越多,具体项目也越来越多。
在列梅加看来,创建新的金融体系是一个重要合作方向。“‘一带一路’倡议的巨大成就,包括在短时期内建立起几个大的金融机制,比如亚投行、丝路基金等。”
列梅加说,现在俄中两国的政治关系确实处在历史最高水平。中国是俄罗斯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但俄罗斯只是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国。在他看来,这个差距也意味着机遇。“俄中两国的经济是高度互补的,合作潜力巨大。”
列梅加希望,随着习主席的再次访俄,在两国元首的共同引领和推动下,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俄中两国经贸合作会有更多务实之举”。
“咱们等着吧!”列梅加深深期待。
(本报莫斯科7月2日电)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俄罗斯友好人士 盛赞中俄关系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