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降雨导致延误倒逼快递服务升级
要激活交通运输环节,可尝试设置快递专列和专机,保证网购及其他邮品畅通无阻地到达目的地,为快递企业高效运行提供时间保障
国家邮政局今日发布提示,受近期降雨天气等因素影响,湖南、广西、贵州、江西、湖北等省(区)部分地区可能出现邮件快件积压、延误等情况。国家邮政局表示,请广大消费者给予理解,并及时关注最新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和寄递企业网站的有关提示信息(7月4日中国新闻网)。
因持续强降雨天气致多地快件积压、延误,想必消费者可以理解,毕竟自然灾害无法抗拒。然而,必须正视的是,快递成“慢递”已是一种普遍现象,尤以节日最甚。这当然与快递行业工作效率低、服务跟不上有直接联系。问题是,把快递成“慢递”的责任全部推在快递部门身上,显然有失偏颇。因为快递涉及商务、邮政、信息、交通等多个部门,不管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会影响快递的效率。
虽然网购在国内兴起不过10多年,但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据统计,2016年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6.2%,比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快15.8个百分点;快递业务量达312.8亿件,年人均快递使用量近23件。然而,网购的迅猛发展与快递行业的按部就班,形成了极大反差,导致快递行业即便是超负荷运转,也保证不了每个网购件能够正常“上路”。特别是,一些快递企业技术装备差,加之快递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无法避免网购被“堵”在路上或步履迟缓。至于在节日或遇灾害天气,快递积压、延误将更加突出。
2016年3月8日,在全国两会的一场记者会上,原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讲述了自己的一次不愉快的网购:本想元旦送给孙女的生日礼物,圣诞节前一天下单,1月5日还没收到。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翌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对此表示:“对陈部长的快递烦恼,我很遗憾,也很抱歉。快递服务跟不上,导致没能给小孙女带去惊喜。”其实,针对快递成“慢递”的问题,该道歉的不应只是邮政部门。
比如,无论是从发货的起点,还是到消费者手中的“最后一公里”,都需要交通工具去快速运载。哪怕是网店发货速度再快,快递企业服务质量再好,如果交通工具快不起来,最终还是影响快递的效率和速度,快递成“慢递”的问题依然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特别是,在节日或遇灾害天气,首先受到影响的是交通。这显然值得交通部门反思。
因此,降雨致快递延误倒逼服务升级。首先,邮政管理部门应督促指导寄递企业积极做好路线调整、物资调配、应急值守、积压邮件快件派送、损毁邮件快件理赔等工作,努力减小连续强降雨天气对寄递服务的影响。同时,商务、邮政、信息、交通等部门应协作联动,形成合力。比如,联合出台相关政策,培育若干实力强大的电商企业和快递企业,促进其服务提档升级,更好地推动网购、快递产业链和跨境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再者,邮政部门应加强对国内快递行业的监督管理,对快递企业实行经营许可制度,提高准入门槛,严格执行快递市场管理办法,让快递企业对所有消费者都不敢懈怠。特别是,要激活交通运输环节,可尝试设置快递专列和专机,保证网购及其他邮品畅通无阻地到达目的地,为快递企业高效运行提供时间保障。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快递 服务 企业 降雨 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