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7习近平出访俄罗斯德国>综述 综述
习主席访德,绘制两国关系美好蓝图
北京时间7月4日,习近平主席抵达德国首都柏林,开始对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进行正式访问。随后,习近平主席还将赴德国汉堡参加二十国集团(G20)第十二次峰会。无论是从中国的角度、G20主席国德国的角度,还是从世界舆论的角度,习近平主席此次德国行都不同寻常,令人期待。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习近平主席此次访德,恰逢两国建交45周年之际。中德两国自1972年建交以来,在经贸、技术、科技和人文等领域的交往与合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德经贸关系尤其值得大书特书:此间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于2016年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德国的全球最大贸易伙伴国,而德国则多年来一直是中国在欧洲地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制造”与“德国制造”俨然形成了某种共生关系。以坚实的经贸关系作为后盾,两国在政治、安全等重大领域和众多议题方面拥有广泛共识,2014年两国更是一致将双边关系提升为“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两国政府定期举办的政府磋商、频繁的高层互访,都体现了中德两国关系目前处于历史最好的时期。
从德国的角度来看,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是德国迫切的、也是最佳的选择。自2008年爆发、至今尚未解决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以来,德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出发点——欧洲——始终处于动荡不安之中,近年更是连续受到难民潮、恐怖主义袭击、英国脱欧、民粹主义泛滥等一系列负面事件的冲击,德国也不能置身事外。虽然如今德国已经成为欧盟德、法、英“三驾马车”中事实上仅存的核心力量,但是德国并不具有单独或者主导解决诸多安全和经济问题的能力,必须寻求国际合作和支持,这在美国越来越体现出孤立主义倾向、俄罗斯与西方总体矛盾暂时无解的背景下就更为迫切。中国既与德国没有原则性的战略利益冲突,又拥有日益壮大的综合实力以及对全球化抱有积极态度,无疑是德国提升自己国际话语权的最佳合作伙伴。
从世界的角度来看,中国和德国是世界为数不多的风平浪静的“港湾”。世界该向何处去?这无疑是代表了全球国民生产总值总量近90%、人口近三分之二的二十国集团必须回答的问题,世界也期待着中国和德国能够给出怎样的答案。习近平主席在会见默克尔总理时指出:“中德都是贸易大国,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支持者、维护者,我们要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更具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更好惠及每个国家。”可以看到,中德两国在自由贸易、世界经济、气候保护等一系列涉及全球利益的议题上,都拥有接近的立场。中德两国加深合作,无疑将对深化全球治理发挥积极的作用。(作者胡春春是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副主任)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习主席访德 两国关系 美好蓝图


英国鸣礼炮庆贺小王子诞生
史上首位虚拟球童诞生 患病小球迷实现梦想
土耳其5.1级地震已致39人受伤
3名中国游客在埃及北部车祸中遇难
雅典市出任“2018年世界图书之都”
马克龙展开访美行程
我国首次深海考古调查发现第一个文物标本
多伦多市政广场降半旗悼念汽车撞人事件遇难者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