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强化预判是政府信息发布必修课

2017年07月10日 14:24 | 作者:杜晓 | 来源:法制日报
分享到: 

健康虚假信息一旦数量累积太多传播太过频繁,就可能产生一些不可预知的后果,影响到社会经济实际运行,甚至为某些违法犯罪活动打开方便之门。

近日,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宋树立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卫计委将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坚决打击健康虚假信息。

每个人都关注自己的健康,但是在全媒体时代,健康信息有过多过滥之势。很多使用过社交媒体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时不时就会冒出一些大谈特谈健康、养生的文章,观点犀利、颠覆常识,更兼有图有真相,看完之后令人心绪不宁、冷汗潺潺,恨不得立即开始对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行全面反思、重新规划。类似的文章究竟有多少是可信、靠谱的?人们不得而知。

健康信息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健康虚假信息耸人听闻、夸大其词的特点,很容易吸引眼球并且被频频转发,这是健康虚假信息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或许有些健康虚假信息听上去倒是不痛不痒、无伤大雅,人们对此往往抱有“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但是健康虚假信息一旦数量累积太多传播太过频繁,就可能产生一些不可预知的后果,影响到社会经济实际运行,甚至为某些违法犯罪活动打开方便之门。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自身健康的关注度还会不断提升,可以预见,治理打击健康虚假信息将会在一段时期内成为优化信息传播环境、规范信息传播行为的重点工作。在此次新闻发布会上,宋树立提到了“加强健康教育信息服务的供给”“现在在一些传媒上、平台上有不少虚假的信息,甚至是有一些有害的信息,我们想要纠正这种现象,也需要加大科学准确的健康信息的供给”。与健康虚假信息相比,健康教育信息服务的供给还是有所不足。在人们印象里,基本上都是出现了一些健康虚假信息或者健康谣言之后,再去发布正确信息进行辟谣。如果健康虚假信息还是像过去一样口耳相传,或者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传播,按照这样的节奏去应对倒也能勉强过关。问题是现在健康虚假信息传播的主阵地已经转移到了新媒体,可能短时间内就形成病毒式传播态势,事后补救有些力不从心。

“加强健康教育信息服务的供给”最重要的是加强预判,对于一些可能滋生健康虚假信息的领域,要抢先一步发布正确信息。强化预判是全媒体时代政府信息发布的必修课,在健康信息传播领域实施、推进还相对容易一些,可以选择由此入手让政府有关部门的信息公开水平、信息服务意识、危急公关能力、依法行政水平更上一个台阶。(杜晓)

编辑:梁霄

关键词:强化 预判 政府 信息 发布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