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
“双城论坛”创两岸地方交流新模式
直到5月底还不被台湾舆论看好的“2017上海—台北双城论坛”,在完成所有议程后,于7月3日在上海圆满地落下帷幕。本次论坛原本聚焦的主题是“健康城市”,不过,经过两天多的接触与交流,本次上海市与台北市出人意料地达成“都秉承两岸一家亲理念、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共识。对此,两岸舆论认为,在两岸关系处于僵局的背景下,“2017上海—台北双城论坛”意外取得喜人成果,必将为未来两岸地方交流创新的模式开个好头。
交流更着眼两岸人民福祉
7月1日傍晚6时,在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贵宾厅,随着“欢迎柯市长参访上海”和“很高兴见到应市长”的相互问候,上海市市长应勇与刚刚抵达上海的台北市长柯文哲的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这是柯文哲第二次到上海,但却是应勇与柯文哲两人的第一次握手。
据多家台湾媒体报道,没有像岛内人士预计的那样,应勇会在与柯文哲会面时将重申政治立场。而是本次“应柯会”气氛和谐轻松,就连2日的双城论坛上,两位市长也都刻意低调,双方都避开政治话题。却共同强调应以上海、台北两市及两岸人民福祉作为依托开展交流。
媒体注意到,在与柯文哲等一行座谈约半小时中,应勇也始终将谈话重点聚焦在市政方面。他说,上海是目前最具备全球金融市场要素城市之一,如股票、债券、期货、黄金等,而上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连7年居世界第一。上海浦东、虹桥两大国际机场,去年旅客吞吐量逾1亿人次,排全球第五,境外旅客超过850万人次。
他还强调,上海正进一步制定2040年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届时上海有9座副中心城市。上海原规划发展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及航运中心,在习近平总书记及国务院要求下,如今上海将建设具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谈及两市交流,应勇表示,期待论坛取得成功,与台北合作交流更深化发展,为两市及两岸民众增添更多福祉。
在会见后回答媒体提问时。柯文哲说,他虽首次见与应勇会面,但感觉亲切,“主要是因论坛办到第8届,两边都有密切往来,所以即使第一次见到也不觉陌生。”
柯文哲说,上任至今两年半,他是“素人”(指无党无派,也没有从政经历)从政,政治运作不是他熟悉领域,不过也一直学习,虽然大环境(岛内对两岸的政策)有时怪怪的,但既然两市来往密切,那就应继续做下去,“交流会促进善意、善意会促进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有一些疙瘩就可以化解。”他说,如果台北和上海能继续担任两岸间交流重要渠道,那就算有些疙瘩,也会想办法克服掉,所以坚持“双城论坛”要继续办,即所谓“民间先行,政府支持”。
同提两岸“命运共同体”有其必然性
2015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时强调,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历来是命运与共的。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两岸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两岸命运共同体。
2016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就两岸命运共同体做出了进一步阐述。他强调,将持续推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增进同胞亲情和福祉,拉近同胞心灵距离,增强对命运共同体的认知。
“增强对命运共同体的认知”,尽管寥寥数语却语重心长,在两岸间引起了热烈反响。
在“2017台北─上海双城论坛”启动仪式上,当东道主上海市市长应勇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强调,“两岸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应多交流造福两地民众福祉”时,柯文哲马上给予了积极回应。他说,台北和上海都应秉持“两岸一家亲,建构两岸命运共同体”理念,相信目前两岸面临的一些僵局,是可以克服的。他并意有所指地表示,若能以两岸人民为福祉,事情就好办了。
值得一提的是,柯文哲在本次论坛上积极回应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两岸一家亲,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主张,在台湾岛内迅速引起绿营人士和“台独”媒体的攻讦,不过,针对这些杂音,柯文哲表示,凭良心就好,交流可以增加善意,善意促进交流,在这过程中克服遇到的僵局,只要是对的就会坚持做,不会想太多。
柯文哲“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言论在大陆同样也引起舆论关注。
“看起来似乎在所有人预料之外,却有着必然性。”华东师大两岸交流与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包承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4年底,当柯文哲以无党籍身份当选为台北市长后,很多人就不看好台北与上海未来的“姊妹城市”和“双城论坛”前景。这个看法具有一定合理性。
包承柯说,尽管以无党籍身份当选台北市长,但柯文哲长期给岛内外的普遍印象是其在政治取向上属于比民进党还要“绿”的“墨绿派”。这一点,就连柯文哲自己都说过这样的原话。所以,柯文哲的当选,自然会让包括台北市民在内的两岸都不看好上海与台北的交流。
然而,柯文哲毕竟是“素人”从政,医生出身,在意识形态和市民福祉的选择上,他能够务实对待。这一点从他一上任不久的2015年4月接受大陆中央媒体采访时,对“九二共识”的尊重和在处理两岸关系上以促进交流、增加善意为原则,并在此原则下提出“互相认识、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而1个月后,他又申明将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处理两岸关系。而且还有别于其他民进党执政县市将两岸交流放在政府的外事小组里处理,柯文哲则单独设立“大陆工作小组会议”处理两岸交流。有意通过设立这样的小组对外传达“两岸关系并非国与国关系”。
而就在当年8月,柯文哲借在上海举行的2015双城论坛机会,再次重申“两岸一家亲”原则。
包承柯说,去年双城论坛在台北举行,那是处在两岸关系8年来发生巨大变化背景下举行的,但柯文哲面对岛内绿营势力的一再施压,他依然强调“两岸一家亲”。今年直到5月份,台湾岛内几乎一致认为今年双城论坛不会召开,但这次不仅顺利召开,而且相较于2015年和去年论坛,今年规格不降反而提高,而且还实现了柯文哲与国台办主任张志军的会面。“从柯文哲这几年在处理两岸关系全过程看,虽然他在岛内有说话随意的特点,但在两岸关系上的口径始终正面,而且还不断突破岛内‘禁忌’,论述不断进步。”包承柯说,诸如“两岸一家亲”理念,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对台政策,在岛内政治人物来说,一般是禁忌的,但2015年柯文哲就申明将循这一原则推进两岸关系。“能获得张志军会面,我想更关键在于大陆看到了柯文哲不在两岸关系问题上能够言行一致,不像蔡英文当局或民进党政客们那样说一套做一套,他赢得了大陆的信任。”
“本次双城论坛最大亮点无疑就是两位市长达成构建两岸民运共同体的共识。这对于岛内政治人物来说需要很大魄力。”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研究所副所长陈先才表示,本次双城论坛可谓开创了两岸基层交流的新模式,为未来两岸基层交流有启发作用。未来民进党执政县市也可以循柯文哲模式与大陆交流,“正如张志军主任会见柯文哲是强调的那样,只要认同‘九二共识’及其核心意涵,不管过去做过什么、说过什么不利于两岸关系的事或话,都欢迎岛内政党和政党人士与大陆交流。”(记者 高杨)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两岸 交流 论坛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