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中外聚焦航海文化发展 海上丝路再响“新驼铃”

中新网宁波7月10日电(记者 林波)回眸过去,古老的丝绸之路打开了中国对外往来的门户,中国的瓷器、茶叶、丝绸等特产,通过中国宁波港、舟山港等港口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销往海外。而今,站在中国“一带一路”建设风口,中外贸易与文化交流更加频繁。
7月10日,第九届“行舟致远”航海文化论坛在浙江宁波举行,来自中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中外友人共同聚焦航海文化发展,叩响海上丝绸之路“新驼铃”。

英国驻上海副总领事Tony Clemson表示,航海文化让各个国家紧密结合在一起,“中国和英国都是海洋大国,都有绚烂的历史。”在他看来,过去数百年间,中国的瓷器、茶叶等其它工艺品,沿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进入英国,给英国带来了诸多改变。
“这是历史上最重要的交易路径之一,正是基于这个历史路径,中英之间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Tony Clemson说道。
Tony Clemson点赞中国“一带一路”愿景。在他看来,通过“一带一路”愿景,中英将不断把握新的机遇和合作,“我们将深化合作共识,尤其是航海文化的合作,通过文化加强合作共识。”
英国皇家格林威治博物馆便是中英之间加强航海文化交流的案例。7月10日,《丝路帆影·源自英国皇家格林威治的影像图片首展》在宁波开展,共展出了250多张珍贵照片和影像资料。
据英国皇家格林威治博物馆馆长Kenin Fewster介绍,这些照片由英国海军中校大卫·沃特斯拍摄,真实还原了上世纪30年代中国沿海一带船、人与港口的融合共生,“通过博物馆馆藏的与中国相关的文物,我们一起探索这些藏品给中国、英国,乃至世界展示航海文化的机会。”
在日本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名誉教授松浦章看来,航海文化的发展将陆地和海洋连接起来,讲述世界的发展历史,“中国的船只发展对研究近代航海文化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松浦章看来,要焕发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昔日光辉,“一带一路”愿景不失为一种较好方式,“通过‘一带一路’愿景,我们可以和平地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进而推进航海文化发展。”
与此同时,作为中国最年轻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宁波博物馆一直将海上丝绸之路作为重点,开展了多项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研究、展示等活动。
2011年5月,宁波博物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
宁波博物馆馆长王力军表示,这是中国国内首个由地方博物馆与中国社会科学权威机构在“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领域建立的高级学术平台,“以研究中心为平台,宁波博物馆通过课题、出版、论坛等积极开展相关学术研究。”
编辑:曾珂
关键词:中外聚焦航海文化发展


加拿大东部一炼油厂发生爆炸事故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二号01组卫星
《福寿圆满》贺年专用邮票发行
特朗普说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黑莉将于年底离职
“猎鹰9”火箭成功发射阿根廷卫星
飓风“迈克尔”即将登陆美国佛州
“联盟号”MS-10飞船即将发射升空
日本植树访华团第33次访华 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者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