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观察 观察
强迫报考北大是糟糕的“最后一课”
这两天,随着高考成绩陆续公布,考生们正紧锣密鼓填报志愿;然而,在全国不少地方,却曾有很多优秀考生填报志愿的自由,被他们的学校强行剥夺了。北京某重点大学一位负责招生工作的W老师日前爆料,去年他在南方Y省进行招生工作时,当地学生反映,他们中学的校长要求该校全部20多名高考分数超过660分的学生,不论心仪哪所大学,都必须报考北京大学医学部。(环球时报微信公众号7月10日)
学生的高考志愿填报,事关前途、人生发展,家长不宜强硬干预,学校更无权越俎代庖。校长干预学生志愿填报,要求所有超660分的高分考生,不论心仪哪所高校,一律报考北大医学部,无疑很荒诞。打个比方,清华大学的名头无疑响过东南大学,但建筑设计专业却一向双峰并峙,要是学生对建筑设计有兴趣,分数够不上念清华,还够得上念东大的,却要他去念个清华医学部,这不是拉郎配吗?
该校长要求超660分的考生一律报考北大医学部,无非因为北大医学部的录取分数线比北大其他院系专业低,考上了北大医学部,也是考上了北大。一些中学软磨硬泡、轮番“劝说”高分考生填报北大医学部,在志愿填报前做大量“动员”工作;甚而个别掌握考生志愿填报系统账号、密码的校长,还擅自给考生填写北大医学部志愿。各省(市、区)招生考试院连年下发通知,明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盗用考生本人密码,不得干涉考生高考报名、密码设置及志愿填报”。似此校长心痒痒手痒痒,不是公然触碰“红线”嘛!
中学干涉学生志愿填报,怂恿蛊惑高分考生填报北大医学部,自是于己有利的。一则,考上北大的学生多,利于学校在教育市场的竞争,招徕生源,二则,更关键的是,契合其“政绩”需求。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对当地教育事业发展,制定了极其“功利”的量化考核标准,包括考核一所中学有多少学生考上北大、清华两校。“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层层考核压力传导之下,也就导致了相关中学行为扭曲。
急功近利、目光短浅到要拿学生的志趣梦想、人生前途来为“教育GDP”指数增色,来染自己的“政绩”红顶子,甚至还打着“感恩学校”“报答学校”等冠冕堂皇的旗号,去侵犯考生志愿填报自主权,无疑是极其自私、卑劣、无耻的,也给学生上了极其糟糕的“最后一课”。
要消除学校干预学生志愿填报,胁迫高分考生填报北大医学部的怪象,首先须对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唯北大、清华两名校是举的不合理教育考核标准来一次大清理。此外,对学校干涉考生志愿填报的行为,也得严明纪律,严肃追责。希望今年不再有学校干涉考生志愿填报的事情发生。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北大 填报 考生 志愿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