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要将善意落到实处
国家卫计委基层卫生司副司长高光明10日表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76.4%,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逐步向居民个人公开电子健康档案。鼓励地方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多种线上服务的形式为群众提供便捷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健康管理在基层。(7月11日央广网)
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是近年来基层医务人员承担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基本公共卫生方面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但对普通民众而言,这项工作还显得比较陌生,若想进一步提高建档率,最好的办法是先期兑现部分红利,提升民众的参与热情。
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一大目的,是更加精准地实施慢性病管理,所录入的基础性数据,包含历年来居民所做的主要检查,以及基于这些检查得出的诊断和给予的治疗,是个人健康的“编年史”。这就意味着,电子健康档案还可带来其他便捷,它以电子的形式存在,很方便查阅和携带,将来若能实现联网,还可进行异地查询。可以说,电子健康档案具有十分光明的前景,每位居民都可成为受益者。
因此,有条件的地方应探索逐步向居民个人公开电子健康档案,没条件的地方,也应该创造条件公开。这项民心工程终究要通过广泛使用来体现其价值。不妨出台一个公开的时间表,给予各地一定的压力,使居民能够尽快获得电子健康档案所带来的好处。
同时,使用还具有促进完善的作用。当前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信息来源比较单一,体现在信息比较陈旧,且多来源于基层,大医院的最新诊疗信息连共享都很难,及时录入更是无从谈起。也就是说,电子健康档案虽然达到了一定的建档率,但内容少,更新不及时,有量却难有质。唯有扩大信源,让大医院也参与信息录入工作,电子健康档案方能建得更加完整。
宏观上为防病治病提供决策参考,微观上为民众提供服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方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且兑现好处也是一种开拓,这个健康大数据潜在的用途,我们当前还知之不多,更多和更大的使用价值,需通过运用来发现。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健康 电子 子健 档案


11500年历史人类遗骸在巴西国家博物馆火灾中被毁
香港渡海泳在维港举行
“棉海”丰收时
天津地铁5号线开通试运营
台铁恢复单线双向行车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法国
法国政府完成重组
湖北恩施:设施农业正忙秋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