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历史正剧逆袭 二次元青年爱上宏大叙事
最近电视业界常常在喊,历史正剧开始“回暖”了。
从《于成龙》亮相到《大明王朝1566》重播,从《大秦帝国之崛起》走红B站到《军师联盟》引发90后热议。此前“缺席”于流行文化的历史正剧,在近年逐渐走向前台。在过去几年中,做历史剧的人想方设法地“小写”历史以期觅得流行基因,而如今,新的宏大叙事呼之欲出,这对用心做剧的人来说无疑是好事一桩。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若是历数上半年国产剧市场中可以称为“现象级”的作品,以往霸屏的都市剧或偶像剧身影鲜见,倒是一系列被视作“小众文艺”的历史正剧崭露头角。
《大明王朝1566》首播在2007年,第一轮播出收视惨淡,被电视圈视作一颗“遗珠”。2017年,它重回荧屏,却活跃在了别处。B站上诸如嘉靖、海瑞CP的意外走热,成就了包括杨金水、严世蕃等在内的一批“另类”网红……年轻人用一套独特而自洽的话语,重新定义了这部正剧。
《大秦帝国之崛起》是“大秦帝国”系列的第三部,距离首部《裂变》播出已有8年之久。在这8年间,“大秦帝国”系列难言进入流行市场。这一次,它主动与B站牵手,一系列表情包、鬼畜视频的加持令它旧貌换了新颜。尽管《崛起》与第二部《纵横》是同期拍竣的,但因为传播路径不同,它们最终的传播效果也迥异。
一个是同一部剧,一个则是同期创作的系列剧,它们作为自变量的稳定性高得惊人,也因此,作为因变量的观剧环境的变化更为显著。再细细一看,于B站走红的历史正剧,远不止于此。当年的“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系列都常居其热搜榜单前列,以“二次元”为代表的青年亚文化,正为年轻观众提供着读解影视文本的多重视角和多重可能性。
观众需要养成,小众剧集可能引发的大众化影响。《军师联盟》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例。同是三国题材戏,相比于之前的新老《三国》,《军师联盟》对30岁以下的年轻观众有更强的集聚作用。有数据显示,在《军师联盟》的收看群体里,90后甚至于95后的观众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其不仅突破了传统三国戏总是“老气”的窠臼,也在各种互联网平台中表现出更丰富的讨论面向。
《军师联盟》较之同期播出的几部流行剧,观众的年轻化趋势更强。历史正剧“逆袭”荧屏,跟年轻人观剧趣味的变化有十分紧密的联系。
一方面是当下的年轻观众有了更强烈的类型剧意识。年轻人比多数人想象得更为“宽容”。过去有人质疑年轻人全面浸润在偶像剧“娱乐至死”,事实证明,年轻观众不仅会看很“厚重”的作品,更会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它们,从而规避了这些类型作品缺乏流行基础的问题。当然,一部剧要在“有意义”和“有意思”之间觅得平衡,向来是个难题,在国剧历史上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作品寥寥。这一回,年轻观众主动寻求了一种和解方式,对历史正剧而言,“有意义”的事交给剧本身,“有意思”的事交给观众自己。
当前的这股历史剧热潮,在年轻社群中呈现出一种显著的观剧取向变化,即,“历史”和“剧”不再混为一谈。需要清晰地认识到,历史和历史剧本就是两回事,用复盘历史的目光来审视历史剧,显然不是一种足够有说服力的评判标准。某种程度上,历史剧甚至没有“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一说,只要“历史感”到位了,将历史作为题材开展的文艺创作,也就到位了。
在我的朋友圈里,对于《军师联盟》的评价与讨论,呈现出两种明显的差异化思路。老一辈的观众在争论司马懿的洗白问题,在分析剧中价值观与罗贯中的“拥刘反曹”有何不同,在拿它与《三国演义》比,甚至与《三国志》比;年轻观众则在讨论人设,讨论剧情走向,讨论人心,当然也不乏用弹幕、表情包、鬼畜视频等流行方式解构全剧的。
完全不同的两幅景观,相比传统的着眼于历史本身的审美趣味而言,年轻人的关注似乎更在“历史”之外、“剧集”之中,谈不上孰优孰劣,但这就是客观上正值发生的变化。
另一方面的特点在于,作为内容的历史正剧,本身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传播手段。A站、B站上的鬼畜视频、社交网络上的表情包、视频网站上的弹幕……诸种基于剧集衍生出的附加品,反而迸发出比剧集本身更有力的传播影响。今年历史剧的热度,在很大程度上借着这些流行文化的东风。即便是那部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引发的全民热议,也多少存在着舆论的分歧——“达康书记的双眼皮和保温杯”似乎跟他的GDP一样重要。
有人总结这种状况叫“正剧萌化”,年轻的观众不再用一种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姿态来接触正剧。相反,他们用去深度化的方式来开掘剧中的其他面向,进而形成一个个次生解读文本,鬼畜视频、表情包、弹幕都是最有代表性的“萌化”手段。
从积极的一面看,严肃正剧在诸种亚文化表达的润色下有了娱乐化的“萌点”,“沉重”得以拆解并重建,这在整个后现代文化景观中,既是必然会发生的,也是不断在发生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有所警惕,在历史正剧向好的热闹景象背后,人们重传播、重话题、重情绪体验,可究竟还在多大程度上重视着这份严肃本身?
当《白鹿原》霸占微博热搜榜多日,只因那碗令人馋涎欲滴的油泼面。我们会欣喜于《白鹿原》在今天的文化影响力,也多少该遗憾于对这部作品匮乏的想象力吧。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历史 正剧 观众


11500年历史人类遗骸在巴西国家博物馆火灾中被毁
香港渡海泳在维港举行
“棉海”丰收时
天津地铁5号线开通试运营
台铁恢复单线双向行车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法国
法国政府完成重组
湖北恩施:设施农业正忙秋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