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须终结志愿填报中的“技术伤害权”
针对备受关注的“老师擅自修改中考志愿,700分考生只能上职高”一事,记者从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教育局招生办了解到,初步调查显示,涉事老师缺乏招生填报志愿的经验,确实指导有误,但没有直接删除考生定向志愿的行为。根据调查事实判断,涉事老师没有拿职高回扣以及让出定向指标问题。(7月12日法制日报)
每年的中高考一结束,志愿填报上的戏码就开始上演了。有的是打人情牌,找熟悉的班主任等巧言令色;有的是打权力牌,甚至是行政领导亲自干预……在生源危机愈发显性的今天,生存大战或掐尖大战,在志愿填报上各显神通。
说得不客气一点,某些学校的招办,早已沦为生源抢夺中类似企业的PR部门。尽管“山东篡改同学高考志愿考生获刑六个月”等新闻警钟长鸣,奈何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考生志愿被篡改或被变相篡改的丑闻时有耳闻。
理解了以上背景,“700分考生只能上职高”事件自然叫人浮想联翩。好在调查证实“涉事老师没有拿职高回扣以及让出定向指标问题”,不过,姑且信任这个结论是清白的,仍有几个常理常情的追问绕不过去:第一,填志愿这种事情,不仅是考生及家长的头等大事,且关涉升学率和校方的面子,学校竟然犯出“宣传不力、管理不力、指导有误”的错误,这岂非是醉得不轻?第二,家长说法与调查结论仍有对不上板的地方,比如家长发帖称有录音为证、且校方承认指导老师修改了志愿,而地方调查却是“没有直接删除考生定向志愿”——究竟谁在说谎,有出警记录为凭,何妨互相对证?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填报志愿又不是国家机密,本就是考生及家长的权利行为,竟然拒绝家长入场、话语强势且限时限点,如此做派,理据何在、居心何在?
好在张同学有个会发网贴会维权的父亲,坦率说,在更多基层毕业班学生的家里,这样的父亲恐怕也是凤毛麟角的。遇到类似问题,要么自认倒霉,要么扯皮了事。正因如此,少数利益链才有恃无恐,站在信息不对等的制高点,拿考生的前程去勾兑自己的蝇头小利。当“考上一个北大清华奖励50万元”都写入县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指望校方等相关方的道德自觉来抵制志愿填报中的技术作恶,显然无意于痴人说梦。真正的问题是,考生的志愿,何以成了母校的蛋糕呢?
志愿填报中的潜规则,固然是“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不过,这个问题的根本并不在于高校或职校的生存焦虑,而在于拿什么样的制度设计去终结志愿填报中的“技术伤害权”。志愿填报为什么乱象纷呈?说到底,是因为校方把简单的权利问题复杂化了,弄得考生及家长“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好像非要修炼多少级才能把志愿填好。于是,越俎代庖有之、李代桃僵有之……加上市场化的天价“填报志愿课程”推波助澜,考生及家长更是莫衷一是了。
志愿填报,就该让考生及家长亲力亲为;若遇矛盾或纠葛,“最终解释权”当归于考生自己——明确了这个底线,并严查外人“乱伸手”问题,志愿填报的“技术伤害权”才会彻底终结。建议纪检监察部门,加大对这个领域的“关注度”,或能按图索骥出不少真问题。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志愿 填报 考生


11500年历史人类遗骸在巴西国家博物馆火灾中被毁
香港渡海泳在维港举行
“棉海”丰收时
天津地铁5号线开通试运营
台铁恢复单线双向行车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法国
法国政府完成重组
湖北恩施:设施农业正忙秋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