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严惩涉医犯罪需要打好“组合拳”
11日,国家卫计委网站公布的一份文件要求,严密防控、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包括醉酒、精神或行为异常患者安排保卫人员陪诊,将涉医违法犯罪行为人纳入社会信用体系等等,官方亮出了一系列严惩伤医、医闹行为的“组合拳”。(7月12日中国新闻网)
这份名为《严密防控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文件,亮点颇多,在很多条款上体现除了创新精神。当然了,无论什么样的亮点,怎么样的创新,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惩治涉医违法犯罪,让伤医者、医闹者得到应有的法律惩戒和行政处罚。
文件中的一些条款,也引起了公众广泛的讨论。比如文件规定,包括醉酒、精神或行为异常患者在就医的时候,要安排保卫人员陪诊,有人质疑这一规定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但根据以往的案例和实践表明,醉酒就是急诊伤医事件的重要原因,而性格偏执的患者在发生医疗纠纷后,常常不接受处理纠纷的正常途经,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安保人员的参与对于保障接诊医师的安全很有必要。
虽然“特殊患者”有安保人员陪诊的制度在国内才刚刚随着这份文件的出台而出现,但是在国外却已经有着成熟的经验。国外的经验表明,醉酒、精神或行为异常患者由保卫人员陪诊,不仅有必要,可操作性也很强。因为医院的安保人员只是伴随在患者的左右,只要患者没有异常的表现,没有对医护人员带来威胁和伤害行为,安保人员并不会干涉医患双方的诊疗活动,所以在具体的操作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有人浏览文件之后可能觉得,文件中的条款以“堵”为主,是不是过于偏向医院一方了?其实不然,像安排安保人员陪同那些“特殊患者”就诊,确实有“堵”的意味,但“堵”本身也是一种保护,并没有脱离制定和出台这份文件的宗旨和目的。更何况,这份文件除了“堵”,也不乏“疏”内容。比如文件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做好涉医矛盾纠纷排查处理,二级以上医院必须设立专门部门受理群众投诉,主动排查医患矛盾纠纷,及早调处化解。
这可以说是很典型的加强疏导的体现,因为现在一些医疗机构在风险排查、矛盾和纠纷的防范上意识欠缺,措施滞后,一些明显可见的危险因素被忽略,导致原本可以化解的冲突、原本可以防范的伤害,最后还是不幸发生了。而设立专门的部门接受患者投诉,主动排查医患矛盾和纠纷之后,就可以既对患者起到疏导、抚慰的作用,同时又避免自己陷入被动境地,有利于医患矛盾的解决,避免医患矛盾的激化。
保障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维护医疗机构的正常秩序,既需要堵,也需要疏,换种说法,就是需要打好“组合拳”,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来实现医患之间“长治久安”的根本目的。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文件 涉医 患者 组合拳


11500年历史人类遗骸在巴西国家博物馆火灾中被毁
香港渡海泳在维港举行
“棉海”丰收时
天津地铁5号线开通试运营
台铁恢复单线双向行车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法国
法国政府完成重组
湖北恩施:设施农业正忙秋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