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中国式相亲鄙视链是如何产生的
“你们外地人怎么还那么多事儿,能找个北京的够不错的了,还挑什么啊。”中山公园的相亲角,一位替儿子找对象的北京大爷,正理直气壮地训斥一位刚刚拒绝了自己的姑娘。门当户对是相亲角的铁律。在详细列出的相亲条件里,户籍、收入、房产、学历等硬性条件被格外看重。(7月12日未来网)
按照正确的三观理解,婚姻当然要有爱情基础,相爱的两个人才适合结婚。格外甚至只看重户籍、收入、房产等硬性物质条件的中国式相亲价目表或是中国式相亲鄙视链,这种赤裸裸的带着目的的相亲,完全不考虑爱情,俨然是把子女当成了商品进行交易。这显然与社会倡导的正确三观不一致,这是引起广泛争议和招致批评、指责、嫌弃的主要原因所在。
但是,从婚姻现实来说,这套中国式相亲价目表其实非常符合千百年来一直延续的中国婚姻观——门当户对。即使在今天,很多有着传统思想的人依然坚持着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在眼下央视一套热播的电视剧《我的1997》中也反映了这一点。男女主角高建国、李欣欣两人的母亲双双反对他们俩在一起谈恋爱,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他们门不当户不对,存在巨大的阶层落差。高建国是逃港的大陆知识青年,李欣欣则是香港富豪家的千金大小姐。
其实,一例又一例凤凰男与孔雀女的失败婚姻案例,在某种程度上也表明门当户对的婚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并不完全那么地世俗。因为家庭背景相近的男女,在三观、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上更为接近,生活在一起更容易一些,这些并不是简单的靠后天努力、奋斗就完全可以改变的。相反,存在巨大阶层落差的两个人在一起,由于成长环境不同,三观、生活方式存在差异,更容易产生和引发很多矛盾、冲突,难言幸福,婚姻之路不好走。
事实上从深层次角度说,中国式相亲鄙视链背后反映的是人们对阶层下滑的担忧和焦虑。在靠奋斗实现向上流动机会越来越小的现实环境下,选择门当户对或者找比自己更高阶层的婚姻,这是避免阶层下滑的重要保障手段。因为网络上流行的段子早就戳破了这一点,两个人结婚就是一次资产重组,两个北京土著结婚相当于两家上市公司合并。这意味着两个阶层不同的人结婚,结果不是低阶层的人通过婚姻实现了阶层上升,就是高阶层的人经过婚姻造成了阶层下滑,这是很多父母怕孩子在婚姻上吃亏的根源所在。
所以,诚然我们不太能接受中国式相亲鄙视链,但不必嫌弃这种世俗。而且,我们不必就此不相信爱情的存在。毕竟中国式相亲鄙视链更多反映的是父母的思想观念,处于适婚年龄的80后、90后青年人未必持相同观念,当下追求小鲜肉的小姐姐并不少,关键就看你本人在婚姻上是选择爱情还是选择物质和世俗。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相亲 婚姻 中国式


11500年历史人类遗骸在巴西国家博物馆火灾中被毁
香港渡海泳在维港举行
“棉海”丰收时
天津地铁5号线开通试运营
台铁恢复单线双向行车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法国
法国政府完成重组
湖北恩施:设施农业正忙秋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