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化悲恸为行动,让所有人有更多安全感
“蓝色钱江6·22火灾案”过去20多天了,遇难者家属林生斌近日在微博宣布,决定联合一些好友设立公益基金,将致力于提升中国高层住宅防火减灾水平,倡导房产开发商、物业服务企业和社会各界充分重视消防安全,促进家政服务业完善保姆的甄选管理机制。他希望该公益基金能够用“潼臻一生”来命名,让逝去亲人们生前的善良、童真、微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给这个即将诞生的公益基金好运,也带给普天下妇女儿童和业主们好运!
在亲人逝世的余痛还远未散去之时,林先生在一些人的质疑声中做出这个决定,让人感慨。一个五口之家美满幸福家庭一夜之间破碎,这种打击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但林先生除了去寻求真相之外,比很多人走得更远了一步,他在用自己的行动,要“让全中国许许多多的业主和他们的孩子们,从此睡得更安稳、日子过得更安心”。这种把深深的悲恸转化为爱的行动,避免更多悲剧发生的努力,不仅是让逝去亲人们的生命在人世间延续他们的价值,更是在推进社会进步和完善。
以前,我们总会听到国外的一些案例,这些遇难者家属选择宽恕、选择行动起来,发起倡议活动或成立基金等,让同样的悲剧得以避免。这些年,这件善举就在我们身边发生,见证着中国社会公民责任意识的觉醒。
例如,和“潼臻一生”基金一样化悲恸为行动的“心唤醒”基金。去年夏天,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在北京乘地铁时突发心脏病倒地,等50分钟后他被送到距离地铁站约一公里外的朝阳医院时,已没有生命体征,因突发性心脏病猝死。金波的意外去世,引发了人们对公共场所急救体系的关注。
金波去世后,逝者姐夫、知名公益人邓飞在悼词中宣布,金波生前好友等和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共同发起和成立一只名叫“心唤醒”的基金,旨在建立公共场所心脏骤停紧急救援体系,为下一个晕倒的心脏病人“争命”。他们还将以纪念金波的名义,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地铁、车站等公共场所添置包括AED在内的心脏骤停紧急救援设备,建立一个专门为心脏骤停病人服务的应急体系。如今,“心唤醒”基金项目已经在很多地方落地施行,为下一个心脏骤停病人带去了生的希望。
由此来看,林先生的举动无疑具有公益价值,其公益基金的宗旨和目标也很明确。当然,成立公益基金只是第一步,未来如何让这个公益基金发挥出持续有效的作用,就需要专业化运作了。吹毛求疵一点地说,目前,“潼臻一生”公益基金的筹备团队并不十分专业,比如公开信中说“在通过政府有关部门核准审批前”,就可以看出其显然没有分清“公益基金”和“公益基金会”的区别——公益基金往往都是挂靠在某一个具有公募资质的基金会下面的专项基金,并不需要民政部门等审批(如“心唤醒”基金就是挂靠在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下面)。成立正式的公益基金会,才需要正式注册。
另外,“初步考虑私募而非公募模式”的说法,也不是很专业。公益组织没有“私募”之说,私募基金是相对公益基金来说的,没有“私募公益组织”的说法,只能说“非公募基金会”,而且,在去年慈善法实施后,也取消了“公募”和“非公募”之分,所有依法登记满二年的慈善组织,都可以向原登记的民政部门申请公开募捐资格证书。当然,这些苛求并没有否定之义,只是希望林先生的发愿,可以在专业运作下得以发挥更大价值。
这个世界总有各种各样的悲剧发生。但我们不能让悲剧停留在绝望之中,坐等着时间的消逝而淡化甚至彻底遗忘。我们都希望悲剧发生之后,这个世界同样的悲剧可以越来越少,不能让悲剧的代价白白付出。所以,我们需要从绝望中去探求不幸的根源,化悲恸为行动,用爱去点亮世界。这不仅是一个人公民意识觉醒的表现,更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当然,也只有更多的人加入这些爱的行动,和遇难者家属一起行动起来,去探究问题,改变现状,建立机制,完善社会缺陷,才能不断地提升整个社会的公共福祉,让所有人有更多的安全感。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基金 公益 行动


巴克图口岸:军警兵民筑起“红色国门”
宇宙中的幽灵星云 既美妙又让人发怵
欧洲央行继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
北约举行冷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军演
米兰举行“毕加索·变形记”展
惊世大奖15.4亿美元!美国最富中奖者诞生
湖北发现2.47亿年前湖北鳄类和鱼龙类化石
中国艺术家韩美林获颁“韩国文化勋章”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